临场发言总是说不清、没逻辑?3招练习,帮你顺畅完成即兴表达
同事小李工作6年,业绩一直很突出,可每次会上被领导突然叫到发言,总是卡壳,像是走神没认真开会似的,好不容易说完了,想说的没说出来,说出来的又没有逻辑,总是过后又想起来有事情漏说了,每次都是这样,他越来越害怕被突然点名。
他经常怀疑自己是不是表达能力有问题,但如果给他充分的准备时间,他也能说得挺好,可为什么一到“临场发言”就屡屡失败呢?看着同事们也都是突然被喊起来讲话,却能条理清晰、观点明确,是自己的随机应变能力不足吗?
许多人也和小李一样,甚至有人因此错失了升职机会。想要解决“临场发言总是做不好”的问题,我们需要先了解影响它的原因。
01 一到临场发言就出岔子,你必须知道的3个原因
临场发言表现差,主要表现为:想得慢、讲得乱、讲不全。
(1)想得慢,是受大脑功能限制
《慢思考》一书说提到,人拥有三套脑系统,分别是反射脑、思考脑和存储脑。
反射脑:对感官世界的反射,反应速度最快,是自发、无意识的。
思考脑:有意识地思考、逻辑分析、综合考量、回顾过去、做出预判等。
存储脑:对信息进行筛选、分类和存储。
《慢思考》提到的三套脑系统
我们只要在思考一件事情,用到的就是思考脑,思考脑的运转速度很慢,需要持续投入注意力,简单说来,深入的思考本身就是一件很慢的事情。
当我们突然被叫起来发言时,留给我们的反应时间一般只有3-10秒左右,因此我们根本不够时间思考。所以面对突如其来的问题,我们要么脑子一片空白,要么只能想到一点零散信息,但结束之后,只要我们有充足的时间,其实又能想得面面俱到,于是总是责备自己:“当时怎么就想不到呢?”
这是因为我们当时是在思考问题本质,梳理逻辑,组织语言,用的是思考脑,所以思考速度慢。
而那些临场反应非常快的高手,为啥思考速度会这么快呢?实际上,他们靠的并不是快速思考,而是快速调用。《慢思考》一书中提到,思考脑和存储脑保持着平衡,其中一个激活的时候,另一个就进入休息状态。临场反应快的人更加善于在思考脑和存储脑之间切换,而不是单纯使用思考脑。他们从存储脑中迅速调用信息,再由思考脑迅速整合,串联成想法。
小李找到一个特别善于临场发言的同事,问他是怎么做到快速组织语言的,同事说每次领导提的问题,他并没有扎进问题去想,而是快速由这个话题联想相关的自己已经知道的事情,然后跟领导的话题结合起来,就可以快速作答了。
此外,当人处于紧张状态下时,思考速度还会进一步变慢。
神经科学家丹维尔·列维京在TED演讲时讲过,人在有压力、紧张状态下时,大脑会释放皮质醇,这会阻碍我们的思考能力。
《重塑你的大脑》一书提到,人面对压力时会引起皮质醇分泌浓度增高,如果皮质醇产量过多或持续时间过长,淹没海马体,则会导致海马体管理记忆的功能失灵,造成记忆功能衰减。
小李越害怕临场发言,越是紧张。在这种情况下突然被点名,原本可以想到的内容,也变得更加困难起来。
(2)讲得乱,是缺少表达逻辑
其实每次小李讲的内容并不少,他想尽量通过多说话把自己要讲的说明白,但因为内容没有逻辑,语句没有重点,大家听完并不知道他最想说什么,加上会议讨论本就占用了大家的工作时间,领导和同事表现出不耐烦的样子,更是刺痛了他。
讲不清楚,主要是缺少表达的逻辑。
《逻辑表达》一书提到,当我们所表达的信息有逻辑结构时,信息接收者在接收时会产生生物电信号,通过这些生物电信号,神经元细胞在神经纤维上被连接在一起,信息就会按照逻辑顺序,依次地存储在神经元细胞上。
简单说来,就是我们的表达如果有逻辑,听众就会生产兴奋感,愿意继续听下去,反之大脑则会难以接收信息,直接表现为不愿意听、不耐烦。
举个例子,同样给领导提出会议改期的建议,一种表达是啰啰嗦嗦,讲半天也没有重点,领导越听越生气;而另一种表达则按照“结论、原因、总结”的逻辑结构,就清晰多了。
所以即使我们脑中能想到许多信息,但如果缺乏逻辑性的表达,不经整理直接说出来,别人也会听得一头雾水。
(3)讲不全,是由于准备不充分
电视剧《欢乐颂》中刚上任公司负责人的曲筱绡,和客户开会谈品牌代理的事,当客户问到她对他们的品牌了解多少,品牌代理经验为零的她又有什么优势时,曲筱绡当场蒙圈,结结巴巴讲了一些自己知道的东西,但说不全。无奈的她,只好借口上洗手间打电话向安迪求助。
曲筱绡平日里是个人精,伶牙俐齿,私下里讲起话来滔滔不绝,表达能力超强。可在开会时为啥答不上来?正是因为她没有做好充分准备。
第一,没有事先对对方品牌做深入的了解,所以没法讲出对于品牌未来发展的见解和观点;
第二,没有针对客户对自己经验少的弱势提出质疑的可能性做好应对,所以没办法一下子讲出自己的优势去说服客户。
我也有同样的经历,一次我代表部门参加某项目的总结会,因为我们部门只是配合部门,按照以往经验,我是不需要发言的,不料会上领导突然让大家都讲讲看法和建议,而我事先没有做任何的准备,大脑一片慌乱,只能应急性的说说,算是交差应付,但说完后,无论是自我感觉还是现场反应,都很差。
保罗·瓦利说:“只有当一个人真正了解演讲主题而且已经完全准备好讲话的时候,在演讲时跟着感觉走才是适宜的。什么都不准备就跟着感觉走很容易让自己陷入尴尬的境地,到时候你只能胡乱说一些你不了解的东西。”
后来小李问那些讲得特别好的同事是怎么做到的,有个同事跟他说,他观察过领导平时喜欢会问哪几类的问题,所以他有提前想过。小李这才明白,看似完美的即兴发挥,实际也是有准备的结果。
小结一下,一到临场发言就不会说话,主要有三个原因,一是受大脑功能限制导致我们想得慢;二是缺乏表达逻辑导致我们讲得乱;三是由于准备不充分导致讲不全。
那如何才能在临场讲话中发挥得更好呢?可以通过以下3种方法进行练习。
02 优化训练思维,提高思考速度
(1)建立框架,重构思考模式
《金字塔思维》中提到,当我们在思考的时候所面对的是一大堆散乱的信息或者信息碎片时,自身仅有的分析和整理能力没办法很好的处理,我们的思维会变得混乱。
我们应该将思考的内容放在一个特定的思维框架中进行分析,将所有接收到、联想到的信息分门别类的依次放进框架中,这样就减轻了大脑的负担,提高了思考的速度。
因此我们要学会使用框架模型来思考,在工作中最常见,也是最好用的模型就是金字塔结构。
金字塔结构之所以好用,是因为它符合大脑处理信息的规律。
巴西神经学家苏扎娜经过研究表明,大脑更喜欢把相似的信息归类整理在一起,方便存储,也方便提取。
金字塔结构从横向和纵向两个方向扩散,纵向是自上而下的顺序进行,横向按照演绎或者归纳推理来进行,有归类的作用。
金字塔结构
举个例子,领导给你布置了一堆工作:交付合同、订机票、完成会议草稿、联系财务部会计报销发票、买咖啡、打电话给王经理。
如果把这堆工作直接写出来,你即使看了脑中也是一片混乱,更别说记住了。《金字塔思维》一书中提到:“大脑没办法在短时间内记住太多的信息,它更喜欢有规律的信息。”
但如果我们建立一个金字塔结构,把工作分为“文件”、“商品”、“人”三种类型,靠框架去记忆,就会容易很多了。
(2)经常训练思考速度
日本作家赤羽雄二提出了“零秒思考”的概念,所谓“零秒思考”就是瞬间便能认清现状、整理问题、考虑出解决办法,没有犹豫的时间,是思考在质与速上的终极目标,尤其是速度。因此《零秒思考》这本书深刻探讨了如何提高思考速度,书中就介绍了A4 笔记术的方法:
- 将A4纸横放在面前;
- 每张纸写一个主题和日期;
- 根据主题,写 4 到 6 个想法,每个想法不超过 30 字;
- 每张纸在 1 分钟内写完,每天写10页。
A4笔记术书写模板
只要是自己关心的念头,都可以作为笔记的主题。
比如我们针对各种工作会议,也可以列出许多主题:
- 这个月部门重点工作开展进度如何?
- 如何评价个人上月的工作质量?
- 与其他部门沟通有什么困难?
- 今年对于工作开展自己有什么思路和想法?
然后围绕这些主题逼自己在1分钟内迅速写出4-6个想法,刚开始可能会很难做到,不要紧,能写多少算多少,只要坚持一段时间就会看到明显变化。
以我自己为例,去年我很想锻炼自己的思考速度,就大量看《奇葩说》,看新国辩,想学习这些辩论高手的快速思考方式,可是看了半年下来也没什么效果。直到我知道了A4纸笔记术,就尝试着写笔记训练自己,没想到坚持了一个月后,我发现面对一个问题时,我在短时间内比以前想到的内容更多了,而且能从多个角度去想了。
书中也提到,一旦坚持做3个星期到1个月时间的笔记,脑海中的语言就会层出不穷,甚至在做笔记之前,就已经想到该怎么表达了。长期坚持下去,那么就能做到瞬间从宏观上看待问题,逐渐接近“零秒思考”,可以在任何场合下,做到瞬间抓住问题关键,并进行整理,大大提高思考和反应的速度。
03 学会逻辑表达,让别人听得懂
《即兴演讲》一书介绍了汉弗莱集团使用的领导者讲话脚本,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讲话思路框架。
- 抓手。吸引听众,抓手内容可以是对听众友好的问候,或是对前面讨论的引述,或是延续某人的观点。比如“大家下午好”、“刚才XX说了XX观点,我非常赞同,接下来我也说说我的看法”等。
- 陈述要点。这部分涉及你的观点,是即兴讲话脚本的核心所在。注意“要点”只能有一个,如果太多,会导致泛泛而谈。
- 建立结构体。本部分为讲话要点构建令人信服的案例,并提供明确的、有说服力的论据。
- 以呼吁行动结束。讲话要点转化为行动。比如表明自己接下来要如何做,或者呼吁大家要如何做。
《即兴演讲》领导者讲话脚本
临场发言时,我们可以把这个脚本当作发言的框架,把想到的内容填充到框架里,再说出来。
比如,上个月公司开第一季度总结会时,我作为部门培训负责人,在会议快结束的时候,领导问起我对所在部门的员工入职培训工作有什么看法?
我当时就用这个讲话脚本进行了临场发言:
- 刚刚大家都讲了很多了,那我也说说我的看法。
- 目前部门员工入职培训在培训方式的创新上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 2018年我们开发了微课,方便大家用碎片时间在手机上学习;2019年我们开发了云培训平台,增加了在线培训;今年我们又在现场培训中引入了费曼学习法,让大家理解、吸收得更好。
- 我们还会继续探索新方式,不断完善培训机制。
刚刚说的是一般发言情况,在开会时还会有一种突发状况,那就是同事的观点不一致,这时领导突然叫你发言表态,应该怎么说呢?
我们可以这么说:
- 刚才王哥和小张都讲了自己的想法,其实大家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
- 那我个人的观点是...
- 主要有三方面原因,一是...二是...三是...
- 可能我也有考虑不周的地方,大家一起再讨论讨论。
熟练运用脚本模板,可以使我们的讲话更有条理,表达更有逻辑性。
04 做好事前准备,化解“即兴”危机
《即兴演讲》中提到,“即兴”(impromptu)原义就是“准备就绪”。
书中讲到一位银行家,在一次行业会议上,发现一些潜在客户,于是她离开了会场,利用很短的时间准备了一个简要的产品介绍,并随手在名片背后写了草稿,将提纲记在脑子里后再去找客户攀谈。结果非常有效,她顺利得到了2个客户。
我们看优秀演讲者讲话时都很像是“即兴”的,但其实他们都事先做了很多练习,甚至准备了不同形式的草稿。比如英国首相丘吉尔一次要去发表演讲,到了目的地后仍在车上专注的看‘即兴’演讲稿。
职场中的即兴发言更是无处不在,比如开会时事先不告诉你需要发言,会开到一半突然把你叫起来,让你也谈谈看法,尤其是一些交流会、座谈会、征求意见会等,领导很可能兴致所至,依次让大家发言。领导是即兴叫你,但我们也可以像丘吉尔一样,把即兴变成非即兴,避免猝不及防、毫无准备的状况发生。
开会时我们可以从以下2个方面进行事前准备:
(1)讲话准备
① 会议前,了解会议相关情况
比如要讨论什么议题、有哪些领导同事参加、是否有发言的可能性、领导可能会关注一些什么问题,对开会的场面先做一个预先设想。
② 会议中,认真记录
不要做“纯听众”,而是把领导、同事讲的内容、观点记录下来,有助于自己整理信息、组织思路。
③发言前,打个腹稿
如果出现临时发言环节,就先快速在心里把内容要点、结构、素材梳理一下。
(2)心理调控
① 心理放松法
心理学中有个“焦点效应”,是指人们高估周围人对自己外表和行为关注度的一种表现。我们往往会把自己看作一切的中心,并且直觉地高估别人对我们的注意程度。
由于这样的心理,当我们即将发言时,就会产生“如果自己做得不好,就会被人笑话”的想法,进而产生焦虑,变得紧张。因此我们首先要正确认识我们的情绪,事实上别人并不会像你想象的那样过分关注你,告诉自己不必太紧张。
② 身体放松法
在开会过程中,有两个实用的小方法可以随时随地用来放松心情,一是腹式呼吸法,二是用力握紧拳头保持5秒后松开。
如此,别人的即兴发言,到你这儿却成了调整过心态以及深思熟虑后的讲话,效果肯定截然不同。
总结
每一个看似轻松的演讲者,其背后都有着方法论和刻意练习支撑——樊登
我们总结一下,临场发言表现差,实际上有3个原因:
1、受大脑功能限制,导致我们想得慢;
2、缺乏表达逻辑,导致我们讲得乱;
3、准备不充分,导致讲不全。
如何提高临场表达能力呢?不妨按照以下3个方法做:
1、优化训练思维,提高思考速度;
2、学会逻辑表达,让别人听得懂;
3、做好事前准备,化解“即兴”危机
@路可职场:LOOK职场故事,分享经验干货,欢迎关注,一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