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不足的人,DNA都裂开了
如果把人体比作一块可充电电池,那么清醒和睡眠便是放电和充电的过程。深夜疲惫的身躯可以通过睡一个好觉重获“新生”,而睡眠不足则会让人感觉电量耗尽,身体被掏空。
这一套耗电充电的过程也可以体现在我们大脑神经元的DNA上。研究发现,人体神经元中的DNA会不断断裂损伤,良好的睡眠可以帮助DNA更好地修复。
DNA:我裂开了
从清醒到睡眠
是神经元DNA损伤到修复的过程
人在清醒时大脑运转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中枢神经元网络是一个对代谢要求极高的系统,成人的中枢神经系统氧消耗量大约占总基础氧消耗量的20%左右。
大脑具备高度发达的线粒体网络,线粒体氧化磷酸化可以给大脑提供大部分的能量以维持运作,高度代谢负荷会使大脑环境产生高水平的活性氧和活性氮。这些因素导致大脑会持续发生氧化损伤,比如DNA双链断裂 (DSB),这种断裂损伤在清醒或大量用脑时尤为明显。
除了清醒和用脑,紫外线光照、吸烟等都会造成不同程度的DNA断裂
不同于身体大多数细胞的凋零和替换,大脑中的神经元DNA只能通过不断修补来恢复正常功能。
人脑在清醒时神经元活动过于丰富,断裂的DNA太多,修补工作远远赶不上DNA损伤。如同修路一样,想要修补坑坑洼洼的公路,最好的时间不是车辆嘈杂的白天,而是没人没车的深夜,所以DNA的修补工作一般在睡眠中进行。
研究发现,睡眠可以减少大脑的代谢需求,在修复清醒时导致的DNA损伤方面起着关键作用。不仅如此,睡眠还可以帮助清除大脑中积累的代谢废物,比如错误折叠的蛋白质和蛋白水解副产物。
2019年香港一项针对49名夜间值班医生的研究显示,与没有通宵工作的人相比,通宵值班的医生在急性睡眠剥夺后血液中的DNA修复基因表达降低了,DNA断裂的次数也有所增加。
睡眠剥夺会诱发持续的氧化应激,导致DNA的断裂损伤增加或修复减少。
换句话说,白天清醒的代价就是深夜睡眠时大脑还在默默地工作,修复白天活动时造成的损伤。这可能也是为什么睡眠会将我们最脆弱的一面暴露在环境中,但我们仍离不开睡眠的原因。
睡眠不足导致
DNA无法修复的危害
DNA双链断裂在维持机体正常活动中是一个再正常不过的过程,比如神经元DNA损伤的累积对于睡眠来说是一个稳态驱动因素。
研究人员发现,当DNA断裂损伤达到一定水平,大脑中的Parp1通路会感知到细胞损伤的压力,并发出“电量耗尽,该睡觉啦”的信号,催促我们快点进入睡眠,并辅助DNA的修复和重组。
多亏了细胞断裂和Parp1通路,我们才能睡个好觉
断裂损伤虽然正常,但是如果不及时修复,很可能会给身体带来负面影响。
DNA双链断裂被认为是最具有细胞毒性的一种DNA损伤,可能增加癌症基因突变、神经系统疾病发生的机率,也有可能加速衰老。研究发现,睡眠剥夺是神经系统疾病中细胞应激和损伤的驱动因素。
当然,这还是睡眠不足造成负面影响中的其中一种。关于睡眠不足可能造成的健康危害,目前的研究已经很成熟了,日常睡眠时间不足会导致:
日间嗜睡、易激怒、注意力下降或缺失、警觉性降低、注意力分散、积极性不足、疲劳、不适、精力不足、烦躁不安、
甚至还会长胖。
如何睡个好觉Tips
要保持最佳的身体健康状态、免疫功能、精神健康和认知功能,必须有充足的睡眠。
美国睡眠医学研究院和睡眠研究协会的共识指出,为了获得最佳睡眠,18-60岁的成人每晚常规需要≥7小时的睡眠时间。婴幼儿、儿童和青少年比成人需要更多的睡眠。
充足的睡眠很重要,但对于大多数人来说,睡个好觉是一件难事,不论是被迫失眠还是主动熬夜。
如何睡个好觉,科学公园为大家总结了一些小Tips:
-
固定睡觉和起床的时间,即使是在周末,每天保持规律的昼夜节律可以使人更容易入睡和起床
-
适度锻炼可以改善睡眠质量
-
建立睡眠仪式,比如提早两个小时将灯调暗
-
给自己安排上舒适的床和枕头
-
对于浅觉,半夜容易醒的人来说,尝试使用遮光窗帘、耳塞、眼罩等创造最佳的睡眠环境
-
晚上不要喝咖啡、吸烟或吃太多东西。喝酒可能会降低睡眠质量,不要用酒精来助眠
-
如果睡不着,不要一次次看时间。去另一个房间做些放松的事,直到感觉有足够的睡意,再回到床上睡觉。
-
睡前进行一些舒缓的活动可以促进睡眠,比如在柔和的光线下读书,睡前30分钟可以将手机放远。
-
如果晚上入睡困难,白天不要小睡,如果白天实在困得不行,可以睡个20分钟内的短觉。
愿大家都能睡个好觉,在每个熟睡的深夜,受伤的DNA都能得到妥善修复。
End
注:封面图以及文中插图来源网络
参考文献:
[1]https://pubmed.ncbi.nlm.nih.gov/30675716/
[2]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960982219305512
[3]https://pubmed.ncbi.nlm.nih.gov/34798058/
[4]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1087079222000296
转载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
不代表中科院物理所立场
如需转载请联系原公众号
来源:科学公园
编辑:荔枝果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