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玛拉雅白头蛇简介_喜玛拉雅白头蛇价格_喜玛拉雅白头蛇的寿命_喜玛拉雅白头蛇的特征特点
喜玛拉雅白头蛇
基本资料
英文名:白头蝰
性 格:凶狠
祖 籍:中国、越南
易患病:口腔炎病
寿 命:10-15年
价 格:
喜玛拉雅白头蛇简介
喜玛拉雅白头蛇形态特征
喜玛拉雅白头蛇顾名思义该蛇的头部是白色的,因此令人印象深刻。此蛇常出现在路边、碎石地、稻田、草堆、耕作地旁草丛中,偶尔也会出现在住宅区。
喜玛拉雅白头蛇的全长有600~800mm。具管牙的毒蛇,管牙较短小,无颊窝。背面黑褐色,具10~15+3~4对朱红色横斑,左右横斑交错排列或在背中线彼此相遇;腹面橄榄灰色,散以小白点。头部与颈背淡黄白色,具深褐色斑纹。头背具典型的9枚大鳞;眶前鳞3(2),眶后鳞2;颞鳞2+3(2);上唇鳞6,2-1-3式;下唇鳞8(7-9),前3(4)枚切前颔片。背鳞平滑,17-17-15行;腹鳞168-205,肛鳞完整,尾下鳞39~53对。
学界之所以会认为白头蝰是一种比较原始的蛇种,有数个主要的原因。白头蝰有着强健的体魄与及一条短尾巴,同时有着较顺滑的背鳞及龙骨,这一点跟一般蝰蛇是一致的。它们的头部稍呈扁平状及椭圆形,最特殊的是头部上并没有紧密覆盖着细碎鳞片,反而像游蛇科及眼镜蛇科的蛇般有着同样规模的大鳞,这一点与一般的蝰蛇便有所不同。同样地,白头蝰的头骨构造相比起其它蝰蛇而言,亦是较为特殊的。另外,喜马拉雅白头蛇的牙齿是空心牙,同样可以注射毒素,不过白头蝰的毒牙却显得短小。它们的毒牙尖端部位是呈嵴状的,就像一柄短刀一样,而这种牙齿结构仅见于穴蝰科与及一些拥有后沟牙结构的蛇类而已,而白头蝰分泌毒素的毒囊体型相对地细小。最后,白头蝰跟一般蝰蛇最大的不同点,在于白头蝰是卵生蛇种,而且会进行冬眠。
它们的身体主要由暗泛光亮的深蓝色、灰色或黑色加上幼细的白色、橙色条纹所组成。但它们的头部颜色却与身体有着鲜明的对比,普遍呈澹黄色,并渗杂灰色的横纹。它们的眼睛是同样是澹黄色的,瞳孔则呈直线形。
喜玛拉雅白头蛇生活环境
在野外的喜玛拉雅白头蛇喜欢栖息在山区,喜欢待在清凉的地方,海拔约1000米的地方。有时在灌木丛林中也会发现他们的踪影,在住宅区看到它们也不稀奇。
在越南,喜玛拉雅白头蛇比较偏好栖息于竹林间,并活跃于有广泛植被分布与及山涧充足的地区。喜玛拉雅白头蛇属于夜行性的动物,最喜欢于潮湿的晚上,温度约在摄氏18至25度间时出没。
喜玛拉雅白头蛇饲养知识
当你看到喜玛拉雅白头蛇时最好不要去打扰他,当它感觉受到威胁时,它们会压平自己的身体让自己显得宽阔,原本椭圆形的头部瞬间会变成三角形。甚至会摆动自己的尾巴以威吓对手。
当喜玛拉雅白头蛇遇到危险时,它们会作出咬击,不过它们不一定会运用其毒牙来展开攻势。另外,学者于1981年提出喜玛拉雅白头蛇主要活跃于黄昏时段,而并非如奥罗夫所说般属于夜行性的蛇类,尤其多出没于3月至11月的时候。
喜玛拉雅白头蛇主要进食小型的哺乳类动物,喜玛拉雅白头蛇的幼蛇亦曾被发现会进食麝鼩。据一些曾饲养喜玛拉雅白头蛇的饲育报告中得知,喜玛拉雅白头蛇平常是抗拒被哺育的,只会在晚间时才愿意进食新生的鼠类,而且每当它们咬住了猎物,往往都不会轻易将其放开。世界爬虫介公认最另人头疼的毒蛇之一,以绝食闻,欧美曾多次进口,结果全军覆没,对于喜玛拉雅白头蛇的死因,现在爬虫学界也是众说纷纭,但一般认为喜玛拉雅白头蛇的低海拔高温反应导致内脏器官损伤而绝食,另一说法则是由于起食物的特殊性(在自然界主要食鼩鼱),而无法适应啮齿类动物。然而近几年,俄罗斯已经有研究者成功饲养并繁殖了喜玛拉雅白头蛇,相信这一死结在私人饲养者手里也已经被解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