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头条新人的一些建议
后发文,习惯性拿起手机做第一个读者,突然发现右上角多了个“头条认证”。
出于好奇,顺手点了进去。其实我知道,我是申请不了的,因为前些日子选择了“兴趣认证”之后,我又给手动取消了,还得等20多天才能申请这玩意。
点进去之后居然发现,20多天的限制没有了。于是就点了申请,不一会系统通知“已通过”,这倒是个意外之喜。
翻了翻系统通知,才发现自己已经在头条混了18个月,累计才攒了1415个粉丝,总算混到了个黄V,着实不容易。
惊喜之余,也有些心得,想与更多的头条新人们分享。
申请加V之前,要清楚自己想做什么
我之前从事策划类工作,接触自媒体比较早。从2015年起,就已经开始在做这方面的事情。在各类自媒体平台的红利期,也想过要自己折腾一番,然而说一千道一万,都离不开自己懒的事实,懒得搞,懒得写,懒得折腾,不了了之。
但是嘛,出于对文字的爱好,又或者是出于“证明自己”的目的,就想在闲暇的时候写一写。就这样,2018年年底,还是注册了个人头条号。还是因为懒,实名认证之后我又丢下了半年,从2019年4月才开始写东西。
写的非常杂,基本上是想到什么写什么,至于阅读量什么的,有就更好,少了也不在乎,因为就是手痒想码字。当时,我还开通了小说连载功能,也码了差不多20个章节有个4、5万字吧,也是不了了之。
本着“账号不能被玩坏”的态度,在乱写一通后,我又在意起了“垂直度”这个问题,于是就搞个认证吧。一开始搞了情感领域,写了几篇以后发现不对劲,我未婚啊!我都没有这方面经验,我写这些干嘛?
那就手动取消了,发现要等30天才能继续申请兴趣认证,我也就跟着断了两个月不码字。
再继续认证,那就认证文化领域吧,写一些民俗风情也还是可以的。没写几天,发现我在头条的第一篇10W+被毙了。那行吧,又手动取消认证,想到啥就写啥去。
过年又歇了大半年,一直到最近一个多月才开始稳定更新。虽然不搞兴趣认证,不写问答,但我主要还是专注于历史领域的内容。
说这么多,我只想告诉你,不管你要做哪一个领域,如果想要加黄V,就必须得稳定、持续输出,这是最为关键的。
黄V不仅只是创作者个人能力的体现,也是一份责任与担当。
平台给予创作者黄V,是希望能够激励创作者,可以将更多的优质内容奉献给读者。
读者也希望能够通过黄V这样的一定“权威”,获取到更多的优质内容,从而也增加了创作者收益,这是一个良性循环。
如果创作者不能持续输出,被平台收回黄V,也是合情合理的。毕竟,不能光占茅坑不拉屎。
不管你是出于对文字、视频的喜爱,希望拿到黄V以“证明自己”,又或者是出于对收益的追求,希望拿到黄V以获取更多的推荐,都得做好“坚持战斗”的准备。
也就是说,你得想清楚,你在哪一个领域可以做到持续输出。虽然平台目前在改革,领域之间可以随意切换,但这会不会使“垂直度”遭受影响,我们不得而知。为了保险起见,还是从一开始就选好领域吧。
自媒体的唯一真理,就是“内容为王”
用行业话来说,就是“你不要把这个当成作业,要将它当成作品。”
每一篇文章,每一个视频,你都得想清楚,你有哪一些好的内容要进行分享?你抓住了读者的哪一点心理展开深入?你有哪一些独特的看法需要阐述?
不管写的是什么,你的内容必须要有深度。
简单打个比方,如果你是情感领域的,同样的一个“渣男打老婆”素材,别人只是简单地阐述过程,而你却能够进行一些细节的分析“他为什么打”、“她为什么被打”等等,那么你就比别人有深度了。
用初中生都能看得懂的行文方式,将这些东西展现出来即可。每个人的文风、文采皆有不同,用你最擅长的那一种,就行。如果你能在行文风格上独树一帜,那就非常加分。
一个内容高度爆炸的信息时代,唯一不变的真理,永远都是“内容为王”。在碎片化时间里,如果你的内容能够让读者感觉到“嗯,不错,学到了”,那就算是成功的。
在持续输出的前提下,将内容做得更好一些,黄V也便是水到渠成之事。
在这个过程中,人都是在不断成长进步的。可以多参考一些同领域的创作者,不仅是看文章,还得看评论。
“评论往往比文章精彩”,这话确实是至理。你甚至能在评论里,挑出其中的数句,作为你接下来的内容主题进行创作。
如何做到“叫好又叫座”?
说实话,这道题我不会,因为我自己也有过许多阅读不过百的文章。
但我知道一点,就是切忌“自嗨”。写的时候自我感觉良好,发布过后的推荐量惨不忍睹。这大多就是“自嗨”的结果,并非说内容不好,而是在标题或者行文结构上出了问题。
然而,就算是两篇差不多结构的文章,推荐量也会有着天壤之别。为什么?不知道。
一篇爆文的成功,至少有50%的因素在标题,其次是文章的“黄金开头”。道理大家都懂,但是如何去做那也都是各自摸索了。
在此,也就不多说了。(你要让我说,我也说不出来)
平常心,很重要
成与不成,都以平常心对待吧。
如果你只是想着找个地方码码字,分享一些人生经验,交流一些生活心得,那不妨就当个“酱油党”好了,像我前面一年多的时间,就是这种状态。在这样的状态下,创作没有压力,想到了就随便写写,不想写就不写,很自由。
如果你已经决定好了要做某一个领域的创作者,那不妨先学习一下同领域的高手,打造出属于自己的一套创作风格。
把每一次创作,都当成“作品”去完成,而非仅仅为了完成“作业”。
平常心,加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