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全面”拥抱数字人民币,“支付江湖”格局或迎巨变
数字人民币来势汹汹之下,以微信、支付宝为尊的支付体系将被撼动。第三方支付机构之外,银行也将是数字人民币的重要参与方。
数字人民币的大力推广或将改变当下两强的支付格局。
4月26日,微信官宣两大场景可使用数字人民币付款,而在去年的三月份微信首次对外表示个人“收付款”页面、“钱包”等入口已支持在试点地区使用数字人民币。个人“收付款”页面、“钱包”等入口已开放用数字人民币支付选项。
支付宝也在去年12月接入数字人民币。
被两大支付巨头先后接纳的数字人民币也已在多地落地,比如最近常熟部分机构宣布将用数字人民币进行工资发放。
处于“风口”上的数字人民币因其便捷性、提现不收费等诸多优点或将成为个人以及商户的支付首选,而这将使得国内第三方支付格局重塑,打破微信和支付宝长期以来的垄断地位。
支付巨头之外,银行也争先涌入,当前10家银行已接入数字人民币。银行大力布局也不难理解,存款是其“命根子,而数字人民币或将会代替银行网点成为重要的存款来源。
微信拥抱数字人民币
数字人民币再度扩大朋友圈。
4月26日,微信官方信息公众号“微信派”官宣,微信用户可以在数字人民币App内的钱包快付功能下开通“微信支付”,选择将任意运营机构的钱包并推送到微信支付,就可在视频号、小程序场景内支持数字人民币的商家中使用数字人民币进行交易。
同时,文章内容还显示,当前微信支持数字人民币的小程序已覆盖出行、餐饮、零售、便民服务等众多场景,包括滴滴出行、肯德基、屈臣氏、京东、中国电信、国网电力等小程序均可使用数字人民币支付。
这意味着,微信成为继支付宝后第二家使用数字人民币钱包快付功能的支付平台。去年12月中旬,支付宝称接入数字人民币数字受理网络,支持淘宝使用数字人民币付款。
值得一提的是,在去年4月份,“微信支付智慧生活”公众号发布消息称微信已支持在试点地区使用数字人民币。个人“收付款”页面、“钱包”等入口已开放用数字人民币支付选项。用户可通过下载“数字人民币APP”,同步开通微信支付数字人民币钱包后,即可在微信上使用数字人民币实现多场景支付。
电子支付格局或生变
两大支付巨头先后拥抱的数字人民币,或将对当前的支付格局产生巨大影响。
追溯第三方支付的起源,千禧年中国的电子商务如雨后春笋般破土而出,彼时线上商户的线上收款需求应运而生,因此催生了一批业务为第三方支付的“卖水人”。而这也打破了之前以拉卡拉在支付领域的霸主地位。
其中,阿里的淘宝交易需求迫切需要一个担保平台,在此背景下支付宝横空出世。此后,阿里分拆淘宝、推出手机支付业务、拿下央行的支付牌照、再到后面推出余额宝业务,逐步成为支付领域的老大。
2013年,支付宝实名认证用户已经超过了3亿累计手机支付笔数达到27.8亿,累计支付金额达到9000亿元,一跃成为全球最大的移动支付公司。
不过,随着后来者微信支付在2020年以微信红包的方式横空出世,一时间成为与支付宝分庭抗礼的存在者。
由此,二者成为双寡头垄断地位。根据易观发布的数据来看,截至2019年第二季度的市场份额如下:支付宝市场份额53.36%位列第一,其次为腾讯金融(也就是微信支付)39.47%,第三名壹钱包(平安旗下)仅占1.3%的市场份额。
而数字人民币的出现,很可能改变支付领域的格局,这也就意味着支付宝和微信将会遇到劲敌。
当前,微信对商家的统一费率为0.6%。虽然使用个人密码收款不需要支付手续费,但商户在取款时需要支付一定的取款手续费。面对个人提现,微信也在2016年3月份规定,按提现金额的0.1%收取手续费,每笔至少收取0.1元。
支付宝收取手续费的情况与微信如出一辙。根据支付宝的相关规定,使用商家收款码要收取的手续费为0.55%,相应的支付宝对于手续费会有补贴额,在次月补0.2%;在面向个人提现时,手续费也是0.1%。
以支付宝为例,其作为第三方支付机构,当前承担的是收单行和银联的角色,因此支付宝需要向金融机构支付费用,这被称为交易成本。从此前蚂蚁的招股书来看,其成本类型有交易成本、服务成本、运维成本、职工薪酬、股份支付费用、折旧摊销等。
其中,支付宝的交易成本在2017年、2018年、2019年、2020年6月末分别为194亿元、332亿元、467亿元、467亿元、227亿元,占据总的成本比例为81.58%、81.26%、77.19%、75.53%,数额庞大,占比较高。
而这笔费用最终支付宝以向商家收取0.55%的手续费、个人收取0.1%的提现费来垫付。
以拼多多为例,数据显示,2017-2019年,拼多多付给微信支付、支付宝等第三方支付机构的相关费用分别为5.4亿元、6.4亿元和3.4亿元。
从数字人民币的特点来看,其在购物、转账、提现时不收取任何的手续费。这就意味着,商家或者个人在使用数字人民币购物、提现时,都是免费的,这对商家来说每年至少能节省上亿元的成本。
费用优势之外,数字人民币在便捷性也有改善。
比如,数字人民币APP的钱包快付设计,在美团APP中选择付款,不需要再像以前一样打开微信APP或者支付宝,直接在美团界面上就可以完成。而当前,数字人民币APP的钱包快付管理支持包括美团、爱奇艺在内的102家商户。
相比较之下,数字人民币将会成为商业机构心照不宣地选择,而第三方支付机构的份额或将会被分食。
有业内人士称,数字人民币在隐私保护、安全性、信用基础等方面更胜一筹,将为目前的电子支付系统提供更多冗余性,也有望打破现有支付壁垒,渐进式地重构电子支付格局。
银行“抢滩”数字人民币
在数字人民币的用户争夺战中,银行也在加速抢滩。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说:“对银行来说,具有最重要意义的,始终是存款。”
从银行业务来看,存款总量是银行放贷的基础,其利润包括存贷差。从此前的存款方式来看,此前无论是商户还是个人,选择将钱存进银行卡的方式有两个,一个就是通过第三方机构,另一个就是银行的线下网点、柜台,前者收取手续费,后者则是免费的。
当下,数字人民币由于提现免费,将成为银行最重要的存款来源,这也就意味着各大银行之间,由此前网点数量的竞争转变到数字人民币布局上的竞争。
春江水暖,各大银行也在抢滩数字人民币。从当前银行的动作来看,多家银行推广数字人民币的力度在一步步加强。
去年有媒体报道,开立建设银行数字人民币钱包每天可领取一张满10元减9元的优惠券,在名创优品和万宁用数字人民币消费可满50元减30元,在广州西亚兴安用数字人民币消费可满60元减23元;开立中国银行数字人民币钱包可领取合计40元美团数字人民币红包;开立农业银行数字人民币钱包,在广州东山百货署前路店用数字人民币消费可满100元减50元。
而每月开通数字人民币钱包的数量也成为银行的网点员工的KPI之一。
当前,数字人民币APP显示,当前工行、农行、中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邮储银行、招商银行、兴业银行、网上银行以及微众银行均已接入数字人民币。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底,流通中数字人民币存量达到136.1亿元。
去年,部分银行也披露了布局成果。比如兴业银行在2022年年报中指出,公司开立数字人民币个人钱包81.33万个,其中,三类及以上实名钱包62.59万个。招商银行则是在年报中指出,已支持在招商银行App、柜面、网上企业银行、招商银行企业App、薪福通等渠道和多个业务场景中使用数字人民币服务,并达成合作输出数字人民币服务方案。
增厚存款金额之外,银行在数字人民币的攻城略地或能为其带来更多的用户。
有业内人士指出,“银行普遍将数字人民币的相关金融支付工具作为金融科技发展的新风口领域,提前布局是为了占据数字人民币发展的风口,获取数字人民币所带来的客户流量红利。
不过,也并不是所有的银行都有资质提供数字人民币兑换服务。根据2021年央行发布的《中国数字人民币的研发进展白皮书》,其中强调审慎选择在资本和技术等方面具备一定条件的商业银行作为指定运营机构。
众所周知,数字人民币的运营机构需要庞大的人员、强劲的资金以及相关技术。
也就是说,资本、技术等条件不如人意的银行,可能将与之失之交臂。
风靡的数字人民币
当前金融机构、支付巨头蜂拥而至,数字人民币的风靡程度可见一斑。而这离首次启动数字人民币试点测试不过三年之久。
根据最新消息,常熟从5月开始,在编公务员(含参公人员)、事业人员、各级国资单位人员工资全额数字人民币发放。此前在2020年央行公布了首批四个数字人民币试点地区,包括苏州、成都、深圳和雄安。
央妈力荐,官方“背书”的背后,有着诸多考量。
黑崎资本创始合伙人陈兴文曾表示,“数字人民币作为中国推动数字化建设的一项举措,具有推动数字经济发展、促进金融体系创新、提升国际支付体系等作用。”
从技术优势上来看,数字货币能降低印钞成本,同时提高货币的安全性和防伪水平,强力抵御假币。
从经济层面上来看,数字人民币的推广体现的是国际化的战略布局。
从2013年开始,我国就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贸易国家,而2022年我国经济总量突破120万亿元,达到121万亿元,这是继2020年、2021年连续突破100万亿元、110万亿元之后,又跃上新的台阶。按年均汇率计算,120万亿元折合美元约18万亿美元,稳居世界第二位。
众所周知,跨境贸易必须要通过SWIFT的系统进行清算,而该系统价格高、安全性差。当下热推的数字人民币是中国构建全新贸易结算体系的重要一环,有利于人民币国际化。
实际上,从数字人民币的跨境应用来看,益处颇多。
比如,国际清算银行曾指出,通过传统银行体系,一笔200美元的跨境汇款平均成本高达10%的交易总额,而时间上,代理行模式下的跨境支付往往需要耗费数天。
而数字人民币跨境支付时,借助区块链技术,多环节的跨境支付审核流程可简化为在链上同时进行,由此可简化认证流程、减少中间方数量、降低手续费
业内人士也认为,数字人民币应用于跨境支付领域,可以解决效率低、成本高及透明度低等难题。
不过,当前数字人民币的发展存在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比如,其处于小规模的试点阶段、通用性仍有待提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