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流基金经理走下“神坛”,行业、基金公司、个人,要反思的有很多。
“有种钱被大风刮走的感觉”“含泪持有”“已经腰斩赎回了”“我周围的人都在亏,不知道谁在赚钱”……谈及自己所持有的基金产品,多位“90后”投资者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这样说道。他们大多数是2021年春节前后入场的基民,如今业绩亏损在20%至50%之间。
业绩好、规模大、振臂一挥“吸金力”十足,“顶流”基金经理们此前的无限风光似乎犹在眼前。而如今,他们中的多数产品业绩“绿意盎然”。例如,基金经理刘格菘管理的广发小盘成长混合(LOF)C、广发小盘LOF自2022年初以来亏损幅度分别为59.72%、59.68%。
从众人簇拥的高光时刻到如今的业绩低谷,明星基金经理们的光环逐渐褪色,也让他们的管理规模纷纷“瘦身”,甚至出现数百亿元的下滑。
规模持续“缩水”
近来,一张关于“顶流”基金经理刘格菘在管规模变化的截图席卷金融圈。在截图中,他的前缀从2021年的“900亿大腕”变成2022年的“800亿顶流”,此后这一数字又逐渐变化为“700亿”、“600亿”。而如今,最新数据显示他的在管规模仅为461.01亿元。
对于“一年百亿”的规模变化,有投资者调侃称“笑中带泪”,也有投资者表示,“笑不出来,里面也有我的一份”。不过,记者注意到,明星基金经理的在管规模大幅缩水的情况并非个例。
Choice数据显示,截至8月22日,全市场主动权益类基金(包含普通股票型、灵活配置型、偏股混合型、平衡混合型基金,下同)基金规模约有4.7万亿元,由近2000位基金经理管理。
据第一财经统计,若以管理的主动权益类基金规模占在管规模50%以上为基准,主动权益类基金经理的数量仍超过1600人。其中,管理规模超过100亿元的基金经理有141位,较之年初减少了10余位。而超过500亿元的基金经理仅存5位,“千亿顶流”早已不复存在。
从主动权益类基金经理的管理规模上限而言,从顶峰时期的1300亿元以上,逐步跌破1000亿元、900亿元整数关口。而进入前十的“门槛”也从去年底的430亿元降至今年二季度末的375亿元。
如今,公募主动权益基金管理规模排名第一的是管理规模776亿元的易方达基金张坤,较之此前1344.78亿元的规模高点也缩水四成有余。同样较“顶峰”仅余不到六成规模的还有景顺长城基金刘彦春、中欧基金周蔚文和广发基金刘格菘。
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底,规模排名前十的主动权益类基金经理的合计管理规模为7501亿元,而今年二季度末,这一数字则为5425亿元,“消失”了近三成。以今年为例,除了华商基金周海栋外,其余九位的规模均有不同程度的下滑,其中,张坤、中欧基金葛兰、刘彦春、刘格菘、汇添富基金胡昕炜等5位“缩水”超过100亿元。
业绩遭遇危机
规模大幅下滑的背后,究竟是何原因?翻开上述十位“顶流”管理的产品,映入眼帘的大多数是“冒绿”回撤。
据第一财经记者统计,“前十强选手”共管理或参与管理的共有89只产品(A/C份额分开计算)。截至8月22日,仅有11只产品今年以来的累计回报为正,最高者为周海栋和孙蔚共同管理的华商盛世成长混合,年内回报为9.06%。还有近九成产品年初至今的累计收益仍为负值,位列末席的是刘格菘管理的广发行业严选三年持有期混合C,年内下跌32.87%。
拉长时间来看,“顶流们”的业绩危机更加严重。除了2022年成立的产品外,自2022年初以来亏损超过10%的产品有70只,占比超过88%;14只下跌幅度甚至超过40%。其中,刘格菘管理的广发小盘成长混合(LOF)C、广发小盘LOF的亏损幅度分别为59.72%、59.68%。
若从2021年年初开始计算,在已有数据的65只产品中,跌幅超过30%的基金产品有37只,占比达57%。这也意味着,若将上述“顶流”基金经理管理的产品作为基金池并持有近2年零8个月,有超过一半的几率选到亏损超过30%的产品。
在数位投资者向第一财经记者展示的基金产品页面中也可以看到,他们所持有的大多是张坤、葛兰、刘格菘等知名基金经理管理的热门产品,目前累计收益率在-50%至-20%之间,投资体验不佳。
回忆起当初买入这些产品时的心情,个人投资者赵文(化名)直呼“上了营销的当”,他告诉第一财经记者,“当时业绩确实不错,加上营销助力,就跟风买入了,其实还是从众心理”。同时,他也表示目前由于亏损太多,只能回本就赎回。
“太影响心情了,我已经‘割肉’赎回了。”2021年开始基金投资的投资者王瑶(化名)则表示,基金的持续亏损导致自己心情长期受到影响,另一方面也感觉回本无望,因此果断选择止损。“每天都是‘惊喜’,有时候气到大半夜睡不着,当时他们有多火,现在就有多生气。”
第一财经记者查阅基金相关讨论区也发现,投资者对基金产品或基金经理的“讨伐声”随处可见:“这个游戏到底谁在赚钱”、“我已经亏了四成了要不要减仓”、”明星基金经理到底行不行?”从他们晒出的持有页面来看,跌幅超过20%者并不在少数。
面对长时间的回撤,有像赵文一样“不舍得赎回”的投资者,也有和王瑶一样“气得不行,狠心清仓”的投资者。但相同的是,抱着赚钱心态的投资者在漫漫“回本路”上,对基金产品或基金经理的耐心正在消失殆尽。
走下“神坛”背后
成也业绩,败也业绩。这些“顶流”基金经理大多曾是基民眼中的“男神”“女神”,巅峰时期拥护者众多。但在惨淡行情下,也正是因为受到众多基民的青睐,业绩危机导致的落差和光环褪色自然也会引起拥护者的不满。
一人“翻车”或许为个例,为何多位“顶流”齐落低谷?在业内看来,这主要是缘于这些产品大多重仓在传统消费、医疗、新能源等前期热门板块,而近年来市场风格偏向中小盘,加上“船大难调头”的规模困境,操作灵活性也有所下降。
“2021年以来基金行业呈现风格切换的分化行情,基金经理重仓的行业陷入调整后,挖掘个股收益也难上加难。”一位中大型公募基金公司人士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2020年、2021年买入大多踩在市场相对高点,加上极致化市场行情的冲击,业绩回调不可避免。
“近两年,市场最鲜明的特征就是增量资金不足,因此存量资金总是会‘绕开’公募重仓股,在各种热点板块上来回切换,这就导致了市场涨的时候公募重仓股没有增量涨不上去,跌的时候,又会从中出逃一部分的资金,加速了这些股票的下跌。”在他看来,目前A股中最核心的变量就是资金,但如果持续没有增量资金,公募重仓股和缺乏增量资金之间,会形成一个负向闭环。
“基金规模的不断扩张会增加投资的难度,当管理规模超过能力边界时应该及时限购。”一位主动权益类基金经理与第一财经记者交流时表示,在过去,不少基金经理依托历史业绩宣传时,会为了紧贴市场热点贴上一些“科技猎手”“新能源一哥”等赛道标签,但在风向改变时也不能随意跟风改变。
“公募基金这两年让大家的体验很不好,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身处一个连续下跌的熊市周期,让每个人都充满了煎熬。”在前述公募基金人士看来,行业、公司、基金经理个人,要反思的有很多:如何体现机构投资者的专业价值?一些高波动性的产品是不是符合大多数老百姓(25.580, -0.25, -0.97%)的投资需求?相对收益的发展思路是不是真的匹配目前的发展阶段?
他表示,行业近年来的超高速发展,造就了很多明星基金经理和明星基金产品,但实际上不仅是公司或者基金经理个人,整个行业对于大规模资金的管理还是处于一个摸索阶段。“如何发挥公司平台的赋能作用,如何借助投研团队的力量,如何运用金融科技的手段规范基金经理的投资行为等,实际上还在不断摸索;但在这个摸索的过程中,遇到了市场的连续下跌,必然就会放大其中的困难”。
那么,如果基金长期亏损,到底要不要止损?对此,前述华南基金人士对记者表示,如果认可基金产品的赛道和基金经理的能力,可以忽略短期波动;但若跌幅超过自己的承受能力或者不看好后市走向,还是建议及时卖出或换一只稳健型的基金。“无论什么类型的理财,应该要在自己的风险承受范围内投资。”他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