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经济危机——从一间小卖部说起
[编者按]本文是2022年3月25正经轻讲座《什么是经济危机》的文字整理稿,主讲人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郑宜歌博士。本文已经主讲人审阅。
今天的题目叫“什么是经济危机?”,我打算用一个通俗的讲法,把经济危机的来龙去脉简要地给大家做一个介绍,方便大家判断什么叫经济危机。
那么我选了一个小卖部作为典型,这是一个比较有创意的想法,主要是因为我们在调研小卖部当中碰到了一些事;另外,通过对小卖部的观察,我发现小卖部恰好能够满足讲述一个经济危机的条件。
那我们就走进这间小卖部。
今天的大概内容就是讲讲小卖部和社会再生产,然后讲讲什么是危机。
这是我们在良乡南关调研的时候碰到的事:有一间小卖部,我们进去的时候,发现里面馒头和咸菜在打折,馒头原来是一块钱一个,然后这儿打折两毛钱一个;然后咸菜更便宜,一桶一块钱,你爱提就提走。
当时我们就挺纳闷,问老板娘,咸菜为什么卖不掉了呀?馒头为啥卖不掉了呀?老板娘愁眉苦脸地说,因为工人要搬走了。这边搞什么城市美化,把城中村拆了,要把工人弄走,小卖部馒头和咸菜就卖不掉了。
那么事实上,小卖部在这里受到了哪些影响呢?它的馒头和咸菜卖不掉了,这是一个表象。小卖部自己有一堆钱收不回来了,它可能1块钱或者8毛钱进的馒头,现在它只能用2毛钱的价格卖出去,它得赔钱。小卖部受了这些影响。
此外,工人给它带来一批市场,那么市场本身缩水了,不仅馒头卖不掉了,咸菜卖不掉了,可能胶鞋也卖不掉了。所以我们可以从这个小卖部看到一个市场的存在,这个市场是依靠这种交易的方式维持着它的运行。
我们看一看这个小卖部的分布图:
走进这间小卖部,一进门,右边我们看到有一个冷柜,里面卖各种各样速冻的食品,还有冰棍。
然后再往前是米面粮油,右边面和粮油。
然后稍左边这柜是肉和菜,还有水果。
再往前是卫生纸和清洁用品。
再往前是大扫除用的洁具,比如说扫帚、簸箕,等等等等。
再往前靠墙这边,我们就碰到一堆的旅行袋和一堆塑料桶,还有脸盆,洗漱用品。
然后再往前,往左边看,是一堆劳保用品,比如说胶鞋、棉服、帽子、手套等等。
然后往前,是各种各样的瓷器,杯子,保温杯;然后有各种各样的电线插头;灯具;日化用品。
然后这里有水果,还有鸡蛋,有各种各样的餐具,比如说碗、勺子、筷子之类的。
进门左手边这里是小电器和烟,然后还有一些酒,摆在进门处收银台这个位置。
左上角,就是看到这张图的这个角落,摆着饮料和冰棍和冷柜,冰冻各种各样饮料的地方;然后外面是一些调味品。
红色的区域是什么呢,红色的区域其实占到了小卖部的较大部分的一个比例,红色区域卖的都是方便食品,比如方便面、火腿肉,罐头等这些东西,占据了比较大的地盘。
这是一个小卖部的状况。
我们看到,小卖部其实是由一堆货架构成的,它是一个架子一个架子的,货架本身是标准化的。我们可以通过数货架的方式发现,这些小卖部里面,这些各种各样的品类的商品,事实上占据着不同比例的货架:比如说我们看到方便食品,它占的比例就比较高,说明这个地方的人基本上是自己不做饭的,或者他没有条件在屋子里面做饭。这个地方可能以出租屋为主,他们只能在这里买一些方便食品回去,要么吃泡面,要么切点香肠,切点火腿肠,要么买点饼干回去,凑合一顿。
那么我们看小卖部,每个人去小卖部干什么呢?买东西。买东西这个活动,我们把它叫做交换。交换的前提是什么呢?前提是买者和卖者分别占有不同的东西,比如说买的人有钱,卖的人有商品。小卖部就把整个商品经济当中最重要的交换环节展现出来了。
马克思在《资本论》开篇的时候说,现代社会,或者资本主义社会财富的主要特征表现为“庞大的商品堆积”。“商品”、“堆积”这两个词,比较充分地把资本主义社会的运行条件展现出来了,买卖背后必须有私有权的存在。各自的人占据着不同的私有产权,才有买卖的发生,这是私有制之下的一个条件。
然而只有买卖是构不成资本主义的,资本主义本身的生产不是仅仅停留在小卖部上。小卖部只是一个集中反应的环节,而它的整个剥削的过程,却是在生产环境完成的。它主要是通过占有工人的剩余劳动,尤其是通过占有工人剩余劳动的时间的方式,来占有他们的剩余价值,从而赚到自己的利润。但生产环节当中产生的利润,最终是要在消费或者买卖的环节展现出来。
我们看到,小卖部作为一个买卖的窗口,通过买卖关系在这里展现出它的矛盾。比如说工人走了,我的货卖不掉了,这就是一个矛盾。
我们这时候再回到这间小卖部,还可以发现这么一些问题,比如说货架是怎么摆放的,哪些货架摆的是哪些东西,各自占多少,摆这些货有什么讲究,哪些货摆在前面,哪些货摆在后面。比如说我们看到劳保用品,然后这些耐用品,比如说锅碗瓢盆,水桶什么的,都会放在后面。而前面放的都是方便食品,饮料,烟和酒。摆这些货有什么讲究。
最后,我们就会涉及到所谓的部类的问题。一个社会完成它的再生产,或者这个村,附近的居民完成他的再生产,到底都需要哪些物质条件。
老板娘还会告诉你为什么要摆这些货。她如果不摆这些烟酒,不摆这些方便食品,就赚不到钱。她摆在后面的那些劳保用品、那些塑料桶、那些袋子卖得很慢。但是如果不摆这些,那么人家也不会来她家店买东西,所以她也得摆这些东西,也得占这么一个地盘,把货架腾出来,留给这些东西。
卖的快和卖的慢又是什么意思呢?一个架子的货卖的快,和一个架子的货卖的慢,到底对社会生产意味着什么呢?我们继续看。
我们看卖的快和卖的慢是什么意思,这里就涉及到马克思说的“惊险一跃”。就是从商品到货币这个过程,是资本主义再生产过程当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在这里资本家要把货卖掉,他或者委托小卖部卖掉,或者他自己卖掉。总而言之他要把它卖掉,换成钱。如果没有换成钱的话,它就没有钱继续投入它的再生产,这个企业就完蛋了,周转不灵了。
所以,在资本主义社会里,所有的企业,尤其是生产企业,都在进行着无休止的周转和竞争。
我们看到卖的快的这些货架上的商品,它周转的快一些,那么它可以带来比较稳定的高效的现金流。这时候小卖部的老板每天靠着这些东西,就能够保障他的基本生活,这是周转的快的部门。
同时也有一些周转得慢的部门,比如说后面的这些塑料桶,可能一个农民工来的时候,会拎个桶来,不需要你的桶;那么他走的时候,可能原来的桶破了,这时候来你这买个桶,继续提桶跑路,走了。这种消费品周转的比较慢一些。
同时,我们还可以延伸到生产领域。生产一件商品,所需要的时间也是不同的。那么周转不仅仅停留在小卖部上,也停留在生产厂家里面。比如说我们造一艘船,可能需要3到5年的时间,修一条铁路可能需要20年。但是我们造一根针可能就5秒钟它就出来了。所以不同的生产部门,生产的时间不同,也会导致它的周转有快有慢。
那么,一个企业如果周转失灵了,这个意味着什么呢?它的商品卖不掉了,这时候它的所有的资本这时候就真的体现为开头所说的庞大的商品堆积,它堆在那,它动不了了。如果造船厂造出来的第一艘船卖不出去了,或者定金没有付完,那么这个厂子就停工停在那儿。这时候,工人怎么样呢?工人可能就失业了。老板怎么样呢?老板可能就破产了。但是这时候我们看,造船厂本身的厂房还在那里,设备还在那里,电力设施还在那里,他的所有的生产设备和资料完完整整地都还在那个地方。但这时候,这个企业的生产组织没有了。所以周转失灵死掉的是什么呢?是它的生产关系,这并不意味着它的生产力被消灭掉了。但是如果这个厂子死了比较久,风吹日晒雨淋,过了一阵,连生产力也都消灭掉了。但它首先是从生产关系的死亡开始的。
我们这时候看一看,一个社会要完成它的持续的存在。我们有一个街道,有一个村子,有一个国家,有一个人类命运共同体,它都是依靠市场连接起来的。那么,这么一个可以认作一个社会的一个庞大的人类群体,它总是要持续地把它自己的制度,把它自己的人,把它自己的生产关系,把它自己的生产资料,把它自己的产品再生产出来的。
我们可以把它分成这么几块,首先是人的再生产,比如说我们今天看到,有的地方,比如说欧洲或者我国东北,人口出现了下降,这是城市化比较高的地方比较常见的现象。这就是人的再生产发生了困难,不能够按照原有的数量再生产出来了。原始社会这种情况更多,经常一个部落一个部落地死绝了。这是人的再生产。人的再生产是社会再生产的基础,那么人不能够躺在那就完成再生产,他要去小卖部买东西,这时候有物的再生产,他要吃喝拉撒,衣食住行,这是物的再生产。他可能通过小卖部,可能通过整个社会上的,以小卖部为缩影的大市场来完成。它还要完成生产关系的再生产。它要把小卖部的买卖关系继续生产出来,它还要把工厂里面的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比如说雇佣关系再生产出来。
所以我们看一个社会的再生产,分成这么几个部分,人的再生产,物的再生产,还有生产关系的再生产。至于说国家、法律、秩序等等,都只不过是生产关系再生产的一个表现形式。
那么,我们可以在各个货架上看到各部类各自完成周转的一个过程,它是一个缩影。除了生产部门里面完成的那些生产之外,我们看到销售部门也在完成它的生产,完成它的周转。
我们看完了人的再生产,物的再生产,和生产关系的再生产。它们构成了社会再生产的整体运动。
我们也可以在这个超市的货架上或者小卖部的货架上看到社会整体再生产的一个缩影。我们把这个小村子,居住着流动人口的这么一个城中村当作一个社会。那么这个社会各自就需要消耗掉这些货架上的商品,尽管它们是以不同的速度消耗的。
比如说,我们知道,老板娘会告诉你,哪些货架卖的快,哪些货架卖的慢。米面粮油这个货架可能一天就消耗了,就得换一个货架的货;那么同样地,对这个村的市场而言,生产厂家就需要生产出一个货架的米面粮油,供这个村的小卖部一天的消费。它每天就要生产出一货架的米面粮油来。而对于里面的锅碗瓢盆,他可能是一个月需要更新一次,清空一次。那么这些生产厂家就需要在一个月的时间内供应一货架的锅碗瓢盆。而对塑料桶和洁具这一个货架,可能一年才清空一次,那么它就需要社会上的生产厂家按照一年生产出一货架的这个数量供应洁具和塑料桶。
所以这时候,各部类按照不同的速度、不同的数量各自完成自己的再生产,社会的再生产的物质条件也就完成了。
那么,我们反过来说,如果在资本主义条件下讨论这个再生产过程,你就会发现,资本家其实是贪婪的。他会想,凭什么我只卖掉一货架呢?我如果能够以更好的技术,更多的人手,以更便宜的成本,生产出更多的商品来,我就可以挤死别的竞争对手。对手死了,我的商品就可以更多地卖出去,而且还有可能占据市场垄断地位。奔着赚更多钱的这个动机,这些商人们或者生产商们,就会自动地去加码,生产出更多的商品来,尤其是它们会在各种物质信号的刺激下,生产出更多的商品。比如说,这时候小卖部老板娘告诉生产商,又搬来了几家工人,咱们这好像繁荣了。这时候生产商就会琢磨着,咱是不是也要多生产点东西啊?把他们的钱赚到手。所以在竞争的条件下,生产往往会超过社会再生产必要的限度,直到小卖部的商品卖不出去,这就是危机的根源。
卖咸菜的那个小卖部,我们认为它发生了一个危机。这种危机,首先是一个社会再生产的危机,就是它的货架转不动了,货架上的商品卖不掉了。这是资本主义时代典型的危机。
它和别的时代的危机有什么区别?比如说我们看到,过去也有这些再生产不能进行的状态,古代中国社会经常看到大饥,什么地方发生了饥荒,人相食,米价腾贵。咱们中国最后一次这种过去时代的这种危机,应该是1948年的危机。也就是国民党时期的这种大危机,大萧条,各种各样的商品都供应不过来,然后物价飞涨。但这种危机不是现代社会的危机,它不是资本主义时代的危机。国民党时代的这些危机,或者国民党以前的封建社会的这些危机,它们都只是前资本主义的危机。前资本主义的危机以再生产条件中断为前提,它或者是自然的限制,或者是生产技术的限制,或者是各种各样的物质条件的限制。总而言之,它是因为受到限制而发生的,它碰到天花板过不去了,危机了。
但现代以来的危机就不是这样的。现代的危机表现为过剩的危机。馒头还在,这些条件都在,但是卖不掉了。是工人没有钱买这个东西;或者工人少了,或者工人走了,买不了这些东西了,才发生了这个危机。这是现代社会的危机,它是以丰盛和剩余,或者冗余作为条件的,它是一种特殊的危机,它和原始社会的、奴隶社会的那些再生产障碍的情形相比,它更表现为交换环节产生的阻碍导致的危机。也就是,这时候它真的表现为庞大的商品堆积,真的堆在那儿了。
那么这种危机它是生产力的危机吗?它不是的。我们之前看到的那个造船厂的例子,或者这个小卖部的例子,你会看到,东西都还在,而且很丰盛、很富裕。那么它是什么危机呢?它是一个生产关系的危机,它的爆发点在生产关系这个环节上,是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不能够再生产下去,才导致了这么一个危机。
那么我们还要看一个问题,就是我们之所以用“危机”来称呼它,而不是用“灾难”来称呼它,这是有讲究的。对小卖部来讲,它是谁的“危”呢?是谁的“机”呢?危机危机,总有危有机,对吧。对这个小卖部而言,它是个危;对这个村的村民来讲,它也是个危;但是,对于外面虎视眈眈的那些其他零售店,或者想吞并这个小卖部的那些人来讲,这就是机会。
每一次经济危机,都会导致新的资本的兼并和集中,它能够以更加低廉的成本收购这些资产。所以对于大资本来讲,它是机;对于小资本和工人来讲,它是危。
所以,经济危机在这里就表现为既是“危”又是“机”的这么一个状态。对资本主义社会来讲,每次经济危机都会带来更大规模企业的诞生,经济危机总会让它一步一步地摆脱市场竞争,走向垄断。
所以,谁是幸运儿呢?套用过去五代十国的时候一位哥们的话,叫做“皇帝宁有种乎?兵强马壮者得之”。
同样地,在资本主义社会,那些大资本,有着丰厚财力的资本,就是经济危机的幸运儿。
好,我们现在可以做一个小结。
经济危机作为一个资本主义社会的典型现象,它是社会再生产的障碍,这个再生产的障碍主要在生产关系的再生产上发生,它是由过剩造成的,它本身是私有制的产物,因为它必须通过交换来实现它的再生产,而交换本身在这里表现为某种障碍,实质上表现为一种过剩。那么在这么一个过程当中,我们总会看到小卖部总是经历着各种各样的,按照它原来轨迹运行的这么一个繁荣,或者平常的时期。也会碰到各种各样的烦心事,也就是它的危机。
同样地,在资本主义社会,这么一种繁荣,平静,危机,再到平静,再到繁荣这么一个循环过程,就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展的常态。这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再生产过程的必然环节,危机总是要时不时地发生,以促进它的血液循环,帮它淘汰掉那些它认为过剩的人。
好,今天这个讲座就到这里。
谢谢大家。
|答问环节
|问:如何分析小卖部这个事?
其实小卖部是一个销售环节,就作为商品交换的一个表现形式,那么马克思研究资本主义社会的时候,特地从商品开始写,恰恰是因为商品是资本主义生产过程当中最特殊的一个表现形式和环节。在这里,各种各样的私有产权之间进行着交换。它把私有制的这个特征展现的最明白。
所以在小卖部这个节点切进去,你既可以看到私有制,也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的周转和循环,还可以看到在生产当中对各部类的需求。
|问:周转失灵是怎么破坏生产关系的呢?
周转失灵主要是通过债务链条和交换链条来实现的。在这个环节,它的每一件商品,事实上都是付出了它的生产成本的,这些生产成本作为过去的投资,事实上就打了水漂,卖不掉了,所以周转失灵。
在这个销售的环节,破坏了生产关系,同时,这个市场主体本身它可能还借了债,它通过各种各样的债务关系,和更多的大资本联系起来。他可能还赊账,还有各种各样的雇佣关系,它和各种各样的社会主体,都通过社会化大生产的这么一个交换环节、债务环节、雇佣环节联系起来。所以一次中断或者周转的失灵,就会把这些和它相关的所有环节都破坏掉,对它们产生各种各样或大或小的影响。
当然,一个小卖部卖不掉东西并不会构成社会的经济危机,大概率不会构成。但是许多小卖部如果都出现这个现象,那可能就是个经济危机了。
|问:危机可以转嫁吗?
危机可以转嫁吗?转给谁呢?咱们研究问题,最重要的并不是把它扔给别人,或者抛在一边,而是要分析它的原因和结果,把它的原因解决掉,同原因做斗争,把这个问题彻底地消灭掉。
所以,碰到个事儿,我觉得,作为一个好人,应该把问题解决掉,而不是把它丢给别人。
|问: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人和资产阶级同流合污这个观点怎么看?
西方国家的工人和资产阶级,他们在什么意义上同流合污了呢?这个我觉得可能还不太明显。他们也要高工资嘛,资本家总是要求降低工资嘛,这点上我觉得他们第一不能同流,第二合不了污。
[讲座至此结束]
整理:大钻风
编辑:三好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