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增八年后考研报名人数缘何减少?专家:释放研究生教改新信号
11月18日,江苏省淮安市,大学生在校园招聘会上挑选工作岗位。赵启瑞摄/光明图片
11月23日,安徽省阜阳市阜阳师范大学西湖校区,学生在复习备战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卢启建摄/光明图片
202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将于2023年12月23日至25日举行。对于备受关注的考研报名人数,教育部较往年提前一个月公布数据:438万,比上年度减少36万,下降约7.6%。这也意味着,2015年以来我国考研报名人数连续8年增长态势就此终止。考研报名人数缘何减少,释放了哪些新信号?
“波动比例不到1/10,属正常范围”
“出乎意料!”北京林业大学考生于杰(化名)说。备考期间,于杰心情忐忑。他原以为考研人数还会继续增长,“甚至有人预测今年考研人数会超过500万”。
“这些预测给了我很强的紧迫感。”于杰说。
近年来,我国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保持高位增长。公开数据显示,2015—2022年,7年平均增长率为15.8%。其中,2020年考研报名人数为341万,2021年377万,2022年457万,2023年达到474万。
考生们没想到,变化来得如此之快。
国家教育考试指导委员会专家组成员陈志文表示:“实际上,2023年考研报名人数就已经增长乏力。2023年仅比上年增长17万人,增长率为3.7%,和2022年增长80万人、增长率21%相比,已经明显下滑。”
报名人数增长乏力甚至减少——这一变化,在以往报名人数较多的省份与热门高校已初现端倪。
去年,辽宁、黑龙江考研报名人数均出现下降,四川仅增长0.4万人。今年,南开大学考研报名人数为15817人,已连续两年下降,较去年减少了1446人。北京科技大学和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考研报名人数分别下降了3.41%和4.67%。
“此次报考人数减少36万,波动比例不到1/10,属正常范围。”清华大学研究生教育战略研究基地副主任王传毅认为。
他介绍,从每千人注册研究生人数来看,2023年中国为2.6,美国、英国等国家均在7以上;从就业人口中具有研究生学历的人数来看,每100人中,中国不足2人,美国、英国均在10人以上。
“相较于发达国家,我国劳动力学历还有较大提升空间。”王传毅认为,“一方面,为支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为国家竞争力和创新力基石的研究生教育,将会持续稳步扩大规模,吸纳更多本科生进入研究生阶段深造。另一方面,从发达国家经验来看,硕士学位也将在一些领域,特别是新兴科技和专门职业领域,成为进入劳动力市场的最低学位。”他预测:“未来几年,考研人数仍然会维持高位。”
考虑性价比,不再盲目“随大流”
考研报名人数为何减少?不考研的学生,都去哪了?
某高校大四学生郦昆(化名)对于本科毕业后的去向没有太多规划,准备“随大流”考研。前段时间,郦昆听说有个朋友找到了不错的工作,已经复习几个月的他中途弃考,也去找工作了。
近几年,中国教育在线对考研情况进行了连续调查。《2020年研究生调查报告》显示,考生考研的主要动机之一是提高就业和从业核心竞争力。近六成考生认为,研究生学历对就业有很大帮助。该报告勾勒出大部分考生的心理:拿到研究生文凭,在就业市场“脱颖而出”。
“如果单纯以就业为导向,硕士学历未必会带来高回报。”陈志文分析,伴随我国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阶段,大学毕业生数量连续创下新高,于是大家开始“卷学历”,希望通过考研提升学历,找到“体面”的工作。
“但大家逐渐发现,读完硕士可能同样面临就业难。考生们因此开始计算考研的性价比。这是一次理性的回归,大家不再盲目‘随大流’,是好事。”陈志文说。
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导师张雷生坦言,考研人数下降的原因较为多元,但客观上体现了“考研大军”正逐步回归理性,不再迷信学历提升带来的直接就业红利,被动或盲目考研的人数开始逐渐减少。
对于考研人数下降的原因,王传毅还补充道,今年出国留学人数相较于过去几年会有显著增长,这也分流了一部分原本打算在国内考研的学生。
与此同时,考公考编却持续升温。11月26日,2024年度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共科目笔试开考。国考报名人数首次突破300万,平均约77人竞争一个岗位。
招生结构调整,“严进严出”成常态
在选择考研专业时,北京一所211高校的考生郑军(化名)犹豫不决。“出于对专业领域的兴趣,想进入更高更好的研究平台”,他最终报考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学术硕士。
郑军发现,这两年跨专业考研的学生变少了,大家在选择高校和专业上“更加求稳”,更愿意选择同层次高校或比自己本科稍微好一点的高校。
近几年,“双一流”建设高校考研报名人数增长乏力,而“双非”院校(即非“双一流”建设高校)异军突起。江西农业大学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增长迅猛,从2018年的1029人增长至2023年的5087人,年均增长近65%。
除了择校,报考学术硕士还是专业硕士,也是考生绕不过的问题。
截至目前,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四川大学、西南大学等多所“双一流”建设高校宣布部分专业学硕停招。从部分高校报考情况看,专硕报考占比普遍高于学硕。
“考研人数的增减,也可能与研究生教育类型结构调整有关。”王传毅分析。
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印发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方案(2020-2025)》,到2025年,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规模将扩大到硕士研究生招生总规模的三分之二左右。同时,国家支持优化人才培养结构,硕士招生计划增量主要用于专硕。
在相关政策推动下,专硕招生人数增长明显。2017年,专硕招生人数突破40万,首次超过学硕招生人数;2020年,专硕招生人数超过60万,与学硕招生人数差距逐渐拉大。截至目前,我国专硕招生比例已超硕士招生总数的60%。
值得注意的是,多所高校“步调一致”延长专硕培养年限,从两年延长到三年。此举释放明确信号:读专硕需要付出更多时间成本。很多学生为了“好找工作”去读专硕,如果多上一年,感觉“并不划算”。
“大家对于专硕的认识还有待深化,甚至有人认为专硕比学硕低一个层次,未能充分了解专硕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目标,及以产教融合为特色的培养特征。这也是考生报考意愿有所降低的原因之一。”王传毅分析。
近年来,“高校清退不合格学生”的新闻频繁进入公众视野,其中不乏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知名高校,被清退的学生中也不乏研究生。研究生教育是人才培养的顶端,培养高质量人才,研究生教育至关重要。陈志文坦言,与本科生相比,读研更强调探究性学习。随着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提升,尤其是论文外审等措施的落实,研究生“严进严出”渐成大势,这也是考生必须综合考量的情况之一。
报考人数减少,释放研究生教育改革新信号
赵世奎
“考研热”一直以来都是社会关注的重要话题。教育部公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报名人数为438万,比去年下降36万人。对此,有人颇感意外,也有人认为不必大惊小怪。笔者以为,近几年考研报名人数持续保持高位,“触顶反弹”是正常现象。这也表明,我国硕士研究生教育已进入超大规模的新阶段,急需在招生考试方式、人才培养模式、学科专业结构等方面进行系统改革。
报考规模受供需两方面影响
2017年我国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首破200万,达201万人。2020年报考人数突破300万,达341万人。2022年报考人数突破400万,达457万人,比上一年增加了80万人。2023年报考人数为474万人,仅比上一年增长17万人,增速明显放缓,已显露调整的迹象。2024年报考人数的负增长,可以看作上一年调整的延续。
总体而言,硕士研究生报考规模主要受到供给和需求两方面影响。
从生源供给角度看,应届本科毕业生是我国硕士研究生生源主体。有数据表明,应届生占到了考研人数的一半以上。近年来,我国普通本科招生规模增幅明显下降,硕士生源增长空间逐渐收窄。2016年,我国普通本科招生405万人,2021年招生444.6万人,五年间增长40.6万人,年均增长仅8万人左右。从普通本科毕业生规模和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的对比来看,2017年普通本科毕业生384.2万人,是当年报考人数的1.91倍。2022年,普通本科毕业生471.6万人,已与当年考研报名人数基本持平。这表明,今后本科毕业生工作后再考研的生源“储备”也会持续走低。
从读研需求角度看,一方面,2022年考研报名人数的激增与求职环境和就业压力密不可分。而目前,用人单位招聘和毕业生求职逐步回到常态,考研不再是一部分应届毕业生的“无奈”选择,报考人数下降也就顺理成章。另一方面,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规模日趋扩大,为本科毕业生读研提供了更多渠道,在职读研成为许多学生的理性选择。2017年,我国学术学位、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分别为32万人和40.2万人,专业硕士招生人数首次超过学术硕士,占当年硕士招生总数的55.7%。2021年,专业硕士招生规模达到64.9万人,比2017年增长了24.7万人,占当年硕士招生总数的61.8%。
因此,考研人数下降是正常现象,并且可以预测,未来几年我国考研报名人数将会保持相对稳定,或进一步小幅下降。
发挥研究生招录的先导性作用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研究生教育规模持续扩大,已成为研究生教育大国,但从经济总量、人口规模、研发人员比重等指标看,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一定差距。同时,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对高层次人才需求的快速增长,以及人口高质量发展的紧迫任务,都需要进一步合理扩大我国研究生教育规模。研究生教育规模扩大和考研报名人数“触顶反弹”之间的张力,对如何更好选拔人才提出了更高要求。
传统上,我国硕士研究生招生主要采取培养单位自行组织考试、推荐免试、全国统考三种方式,其中,单位自考所占比例较小且逐步收缩,推荐免试主要限定在“双一流”建设高校。从全国统考情况看,招生单位考虑到命题、阅卷过程中的巨大压力,通常会鼓励各院系采用国家统一命题试卷。此举降低了出错风险,减轻了招生单位的责任与压力,但无疑也淡化了本单位学科专业特色,弱化了人才选拔的针对性。如何让更多培养单位加大自主命题力度,凸显本单位学科专业招生考试命题特色,是当前面临的重要任务。
同时,随着专业硕士招生规模扩大,在职攻读学位、以同等学力申请学位的人才培养力度将进一步加大。要解决好学术学位和专业学位分类发展问题,重点是分类培养、分类评价,但如何进一步增强非全日制专业硕士招生考试适应性,把那些最适合、最优秀的学生选拔出来,也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重要命题。
此外,相对独立的硕士层次人才培养是我国学位制度的传统和特色。但随着博士生教育规模持续扩大,硕士毕业生直接到高校从事科研教学工作的机会越来越少,因此,加强对硕士层次教育功能定位和培养理念的再认识也颇为关键。特别是在继续提高专业硕士招生比例的同时,应立足拔尖创新人才早发现、早培养,进一步扩大数理化生等基础学科直博生比例,实现硕士、博士教育有机衔接。
当前,我国研究生教育已进入超大规模的新发展阶段,牢牢把握我国研究生教育及其经济社会基础的超大规模性和复杂性,是推进研究生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关键。2024年考研报名人数下降,尽管是普通本科招生规模趋于稳定后的正常现象,但也是我国研究生教育进入新发展阶段的重要信号。
充分发挥研究生招生录取的先导性、纽带性作用,深入推进管办评等方面的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学科结构、区域布局调整,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实现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教育强国,有效解决高端人才短缺问题的内在要求。
(作者赵世奎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