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对偏文的孩子有影响吗?

2024-01-19 10:59:26 教育百科 投稿:一盘搜百科
摘要6月7日,北京5.8万余名考生迎来人生中的一次重要考试——高考。今年已是实行新高考的第四个年头,一些家长反映,偏文的孩子报志愿时能报的高校和专业都相对较少,未来的

6月7日,北京5.8万余名考生迎来人生中的一次重要考试——高考。今年已是实行新高考的第四个年头,一些家长反映,偏文的孩子报志愿时能报的高校和专业都相对较少,未来的就业出路也不太理想。事实真的如此吗?让我们听听业内人士的分析吧!

【问题一】

新高考实行后,选科偏文的孩子多不多?

15%的学生选文科“老三样”

北京市第十八中学高三年级组长 甄兆敏

今年是北京实行新高考的第四年。与过去文理分科不同,除语文、数学、外语三科外,学生可以自由选择另外三科进行考试。就我们学校来说,选纯文科也就是文科“老三样”(历史、地理、政治)的学生约占15%左右。这个比例比文理分科的时候要低一些,但是由于选科有20种组合方式,从这个角度来看,15%的比例就不算低了。那么,这些学生为什么要选择文科?是因为理科学不会才退而求其次的吗?我来给大家分析分析。

中国古代社会视自然科学技术为奇技淫巧,一度轻视对自然科学技术的学习和探索,尤其在近代,我国的自然科学水平严重落后于世界。改革开放后,人们的思想意识发生了改变,相当一部分人树立了“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观念,其中有不少人又开始轻视社会科学研究。

其实,对于学生来说,学习的最大目标是发现自己的天赋所在。按照多元智能理论,人的能力不只在一个方面。这也说明,有多少种评价方式和手段,就有多少天才。高考改革的初衷就是改变对人才的僵化评价,给学生更多的选择,提供更多的衡量标准,让更多样的人才脱颖而出。所谓的文科,有的属于社会科学领域,有的属于艺术领域,还有其他多个领域,这些对人类社会都非常重要,需要有优秀的人才来从事这些学科的研究。假如学生的天赋在这些方面,便不用理会别人的看法,因为兴趣和能力才是选科的最重要前提,也是今后选择事业领域的最重要理由。

这其中,有的学生是用田忌赛马的方法选科组合,实现利益最大化,认为学文科可以获得更大的优势,获得更好的成绩。可实际情况却是,在文理分科的条件下,有的学生擅长历史、地理学科的学习,但是不擅长政治学科的学习,所以没办法,只能留下一个短板。现在不同了,学生可以选择历史、地理、生物,或者是另一个擅长的学科。这样的结果是强者恒强,需要同学们扬长避短,选择自己最感兴趣、最有能力学习的学科。否则,就是拿自己的短板与别人的强项比较,肯定会吃大亏。

还有的学生擅长的学科门类存在于文理两个领域,于是,他们在选科的时候进行了文理兼报,打通了文理科的界限,为以后从事的事业打下宽广的学科基础,也是符合高考改革初衷的。当然,这样选择的另外一个理由是,文理兼报的组合在报志愿的时候自由度更大,既可以适合文科专业的要求,又可以适合理科专业的要求。然而,从成绩的角度来说,基于后一种理由的选择不是从自身能力和兴趣出发,只会降低成绩。非常可能出现的情况是,从选科要求上满足了要求,但是成绩不够,仍然只能望洋兴叹。所以,无论从成绩还是以后事业发展的角度上来说,我们都应该从自己的兴趣和能力出发,科学选科。

新高考的设计本身就允许学生使用田忌赛马的方法,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优势来安排自己的学习,扬长避短。过多地去考虑别人怎么选是没有多大意义的。高考是每个人的高考,不要在意别人是怎么选的,根据自己的天赋偏向选择自己适合的选科组合就好。

如果学生真正喜欢文史哲等学科,为什么还要纠结呢?理化是科学,文史也是科学,没有什么优劣好坏之分。学生一定要直面学习中存在的困难,不要逃避,科学分析自己的天赋和兴趣所在,该选择什么学科就选择什么学科。

【问题二】

如果孩子选科偏文,高考时能报的专业是不是比较少?

偏文学生专业选择机会并未减少

北京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副校长 李建文

北京市新高考采取“3+3”模式(即语文、数学、英语三科必考;数学不再分文理科;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政治科目中任选三科参加高考,按等级赋分)以后,社会上普遍认为:与偏理的孩子相比,偏文的孩子在高考时能填报的学校、专业特别少,所以很多家长在帮孩子选科时,为了扩大所谓的“专业覆盖面”,孩子明明不擅长理科,也要选一门理科课程。

偏文的孩子可以填报的学校、专业真的少吗?根据教育部《普通高校本科招生专业选考科目要求指引(通用版)》,单从专业数量来看,相比较于理、工、农、医将近400个专业的数量,文科类专业的确偏少,不过,选择文科专业的学生也相对较少,所以,真正看机会的多少,要看录取率。就北京市而言,在文理分科的时代,本科录取率虽然理科要高一些,但整体来说还是比较均衡的。新高考虽然文理不分科,但对偏文学生而言,学校大致还是那些学校,专业也大致还是那些专业,高考可以填报的学校、专业谈不上减少了。

既然如此,为什么人们还在担心偏文学生的高考出路呢?主要原因在于新高考的科目安排和计分方式。一方面,选考科目满分100分,且等级赋分之后,单一科目分数的区分度就变得相对较小;另一方面,语文、数学、外语三个学科满分均为150分,按原始分计入高考成绩,且数学不再分文理科。众所周知,比起语文和外语,数学科目的成绩区分度往往是最高的,成绩好的考到130分、140分以上的比比皆是;而成绩不好的,考几十分者也大有人在,一个科目就可能拉出大几十分的差距。这样一来,在所有科目里面,数学就成了影响高考成绩权重最大的一科。偏文的学生,在高考计分中文科的优势不容易凸显,而数学的短板却很容易暴露无遗。而高校文科类专业大多数不限选考科目,如果偏理且数学好的学生在理工类专业方面没有竞争优势转而选择文科,就会挤压偏文且数学存在短板的考生的升学空间。特别是985、“双一流”等顶尖高校的文科专业,考生如果数学不好,是很难达到其录取线的。如此一来,社会上流传的“文科主要靠数学”的说法就不难理解了。

面对这种情况,偏文的学生该怎么办呢?我给考生和家长提几点建议。

一是尊重兴趣和专长。不管文科理科,不管未来的职业规划和人生规划如何,兴趣和热爱对人的一生极其重要。因此在选考科目选择上,要尊重兴趣和专长。没有必要为了扩大所谓“专业覆盖面”而刻意跨文理科选择。文科专业已经足够一个人选择,而且扩出来的专业,对个人的专业选择其实没有多大意义。事实上,根据我们的数据分析,如果不是真正出于热爱和擅长,刻意跨文理科选科的,所跨学科的赋分情况通常都不理想。

二是各科目整体协作,补好数学短板。其实很多文科有非常好的天赋的学生,数学未必出色,甚至是不太好。在目前考试模式下,对于这样的学生,高中三年,必须努力补好数学的短板,争取高考不丢基础分,拿下中等难度分。在此基础上,务必强化其他所有科目成绩,争取语文、英语考出优势,利用两科分值较大的优势来弥补数学;选考科目争取高赋分,来突出文科优势。

三是关注综合评价、强基计划等选拔方式。对于整体实力不错、文科突出但数学优势不明显的偏文学生,如果要想进入高水平大学,可以特别关注各校综合评价、强基计划招生。综合评价、强基计划校考、面试等招生选拔机制,可以比较好地展示学生自身的文科优势,弥补数学的不足,从而增加进入高水平大学的几率。事实上,近年来通过综合评价、强基计划进入985、“双一流”高校文科专业的学生,已经占了录取人数的相当比例。

当然,从文科人才选拔的角度来说,目前的模式是可以继续改进的。“文科主要靠数学”,数学成为偏文学生升学的天花板,这无论如何也是值得商榷的。

【问题三】

在新高考背景下,偏文的孩子有优势吗?

大语文时代偏文学生有利好

北京市第五中学高级教师 张萌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深入,北京高考已实现文理不分科,而偏文学生也开始显现出越来越多的优势。

在高考竞争和专业选择中,偏文学生具有学科利好。大语文时代的高考更加强化对阅读、理解和表达能力的考察,偏文学生凭借语文和英语这两门语言学科在高考总分中容易获得优势。同时,自然学科也对考生的阅读和理解能力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例如,北京市2022年高考物理试卷中的第14题是道选择题,有330字左右,文字阅读量不低;北京市2022年高考生物试卷中的第19题,材料是一篇名为《蚜虫的适应策略》的文章,有610字左右,堪比一篇高考语文的科技说明文。在我国的考研制度中,政治是必考科目,偏文学生也具有知识储备。在报考专业和择业时,文科专业虽然看上去选择少一些,但是绝大部分都是热门专业,没有像地质、采矿那样的相对冷僻专业。

在思维方式上,偏文学生更善于在变化中洞察社会、把握大势,做出正确选择。物之不齐,物之情也。偏文学生研究的是社会、历史和思维表达,这些问题往往没有可以直接套用的公式、经由计算得出精确答案并进行标准化表述。且不说语文学科作文观点表达的多维视角,近年北京高考政治学科也出现了开放型试题,考生可以提炼出自己的答题观点并从不同角度进行阐释,参考答案也仅呈现答题方向和赋分等级。这种训练使得偏文的学生习惯于以开放的心态,经过全面、辩证、灵活的思考后,得出逻辑自洽的结论,从而使他们在走入社会后能够更好地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做好人生规划。当今时代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一场疫情、一个政策调整就可能影响社会生态和个人命运。“草根出身”的董宇辉本来在新东方当英语老师,事业风生水起,行业生态发生变化后,他迅速转型为带货主播,成功把握住互联网新业态的风口,凭借丰富的知识积累和出众的表达火到“出圈”。澎湃的时代洪流中,如何应对未知的变化,校准自己的位置,时刻准备再出发,恐怕没有固定的标准答案。偏文学生积累的社会科学知识,让他们能更准确地把握时代脉搏,找到正确的方向,毕竟在某些人生节点上,能作出正确的选择十分重要。

在AI(人工智能)时代,偏文学生优异的理解力、沟通力和情感力使他们更具有竞争力。今天,复制型、计算型、标准化的岗位正在日益被AI取代,甚至具有艺术创新性的绘画工作也可以经由几句文字指令顺利完成。人类在速度、容量、标准化方面远逊于机器,唯有情感维度是机器不能自主生发的,这是人与机器的本质区别。过去三年断断续续的居家网课生动地告诉人们:任何高超的网课技术和漂亮的虚拟形象,都无法取代老师一个温柔的眼神、一句严厉的呵斥、一场并不专业的联欢会,甚至不能取代同学之间莫名的矛盾、犯下错误的过程、老师讲错题的尴尬,这些都是成长的一部分。人的需求是丰富细腻多变的,只有读懂人的情感和需求,才能驾驭AI让技术为人服务。偏文学生研究社会科学,他们优秀的社会与情感推理能力、表达情绪的能力以及社交有效沟通能力,使他们更易与他人形成情感和共鸣,从而胜任那些AI并不擅长的情商工作,建立起协调的人际关系并展现出领导才能。

当然,只看自己的优势不谈短板,甚至拿自己的优势和别人的劣势比较,这种思维方式本身就很不“文科”。在高中阶段,语文课有“逻辑的力量”单元,政治课有“逻辑与思维”模块,都能有效提升思维品质。同时,偏文学生也要脚踏实地,提高本领,在发现下一个风口之前,练就一对有力的翅膀。

【问题四】

文科生大学毕业后有何出路?

新就业观创造广阔发展空间

中国传媒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 王维家

通过高考进入梦寐以求的大学,顺利毕业找到称心如意的工作,这想必是千千万万即将步入高考考场学子的人生梦想。高考与就业犹如扁担的两端,就这样紧紧压在了青年学子的肩膀上。

高考先且不论,单说大学生就业。基于种种因素的综合影响,就业难已经成为一个日益严峻的现实问题,而在数量庞大的大学生就业群体中,文科生的就业压力较理工科生的就业压力更大,因而更受准大学生们及其家长的关注。

传统的文科主要是指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文科专业相应是指马克思主义理论、哲学、语言学、文学、艺术学、历史学、经济学、政治学、法学、社会学、教育学、管理学、新闻学与传播学等学科及所属专业,文科生则是指主修这些学科专业的学生。

不管是文科生还是其他学科类学生,就业都是必然要面对的问题,那么,首先要对就业有个正确的认知。传统观点认为,就业就是找工作,这固然没错,但是较为偏狭,因为单一的落实工作岗位并不能全面、客观、准确地反映大学生毕业去向。根据教育部有关通知要求,从2021届起,将“就业率”改为“毕业去向落实率”,包括协议和合同就业率、创业率、灵活就业率及升学率等。依据“毕业去向”统计口径,就业涵盖签订就业协议和劳动合同、国内升学、出国(境)留学、其他形式录用就业、自由职业、自主创业、项目就业等多种形式。

将升学、留学、自主创业、自由职业、灵活就业等纳入毕业去向统计新规定,不仅更新了传统的就业观,也为大学毕业生们开辟了一个新天地,创造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在这个视域下再来看大学生就业,可以发现诸多特点。以2022届本科毕业生为例,从各校公布的就业质量报告看,升学深造成为985高校最主要的毕业去向方式,过半985高校升学深造率超过50%,像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毕业生深造率更是超过70%。从就业看,一方面,以签订协议形式就业的比例整体呈下降走势,像清华大学2021届、2022届毕业生签三方协议就业比例分别为8.8%、9.4%,若按当年实际就业人数统计,则占比为41%、54%;另一方面,选择灵活就业或自主创业等方式的就业越来越成为趋势,如清华大学2021届、2022届灵活就业和自主创业两项累计占比分别为12.9%、8%,若按当年实际就业人数统计,则占比为59.7%、46.4%。其他学校就业统计也印证了这种特点及趋势,像南京大学2022届本科生协议就业率为19.73%,灵活就业率达11.53%。

至于文科生的毕业去向、就业情况,总体上也是与上述情况相适应的。当然,不同层次、不同类型、不同地域的高校,不同学科专业的文科生,在就业竞争力、就业职位选择、就业流向等方面也存在差异,呈现出不同的特点。比如中国传媒大学2022届本科毕业生就业最多的岗位是文化、教育、体育和娱乐业,选择自由职业的毕业生中,自由撰稿人、自媒体、视频制作、插画制作、教育培训等成为首选。而该校马克思主义学院2023届毕业生基本上都参加了考公务员、考事业编、考教师资格证的所谓“三考”,已经落实就业去向的毕业生主要集中在公务员、中学思政课教师、事业单位、国企及媒体党政管理岗位。

其实,自2014年国家逐步推行高考改革以来,传统的文理分科高考模式逐渐淡出历史舞台,取而代之的是“3+3”新高考模式。新高考模式在赋予学生更多的学科自由选择权的同时,主动适应了信息时代特别是数字化时代社会对人的发展需要。与之相衔接,国家正在大力推进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引领带动高校专业结构调整优化和内涵提升。“四新”建设不仅在学科专业设置方面打破了传统的文理科边界,在人才培养目标方面也进行了重新设定,即更加重视学生的综合素养、创新能力培养。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作为未来的文科生可能读的是文科专业,但是所修课程(包括必修课和选修课)必定是多元的,甚至是交叉融合的,这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供图:视觉中国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记者:贾晓燕

TAGS: 新高  时能  孩子  mdash  万余  北京  考生  年头  
声明:一盘搜百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888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