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象”和“像” 怎么用?

2022-01-08 21:58:32 百科大全 投稿:一盘搜百科
摘要由于象和像'这两个字,经历了分久又合、合久又分的历程[1],因此,它们的使用一直比较混乱。在1956年公布的《汉字简化方案》中,像被简化作象。当时简化的根据就是它们是同音包孕异体字,取义项多,笔画少的

  由于”‘象’和’像'”这两个字,经历了分久又合、合久又分的历程[1],因此,它们的使用一直比较混乱。在1956年公布的《汉字简化方案》中,”像”被简化作”象”。当时简化的根据就是它们是同音包孕异体字,取义项多,笔画少的”象”代”像”,同时加了脚注:”在象和像意义可能混淆时,像仍用像”[2]。
  这就为日后的争论埋下了伏笔。因为什么叫”意义可能混淆”象?这本身就是模糊语言。1986年重新发表《简化字总表》又规定:”像”不再作为”象”的繁体字,也就是恢复了”像”字的规范字的地位。为体现这一变动,1996年新编的《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甚至把这两个字的义项做了调整(见表1)。
  有人以为,这样一变动、一调整,”象”和”像”的使用就没有问题了[3]。实则不然。因为”以’象’代’像’使用了整整三十年,大家已经用惯了,近年又恢复’像’的合法地位,往往感到不方便。加之有关方面未对’象’与’像’的字义予以明确的分工,使用时常很难分辨这两个字的不同用法”[4]。
  文正先生这篇文章发表时,《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尚未出版,”有关方面尚未对’象’与’像’的字义予以明确分工。”但,《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这样一调整(尚且不说这一调整本来就不科学――见下文的论述),不但没有制止使用的混乱现象,反而有愈演愈烈之势。
  尤其是其他词典尚未来得及调整(词典是久时性的工具书,不能总是改来改去),好多印刷出版物也未及改正,计算机汉字字库也未能适应这种改动[5]。在此前后围绕这两个字的用法,《语文建设》等杂志发表了几篇文章,都是支持新《简化字总表》和《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的做法的。
  尤其《语文建设》1996年第10期高文成先生的文章《名词性”象、像、相”解》更是从字源、演变过程、构词情况等方面进行了考证,也支持上述做法。

象,“象”和“像” 怎么用?插图

  诚然,上述先生们的文章都是很有意义的,明确”象””像”的分工可以避免使用中的混乱现象,促进汉语汉字的规范化。
  但是,这种分工是否科学,尤其是是否便于人们使用呢?对于这一问题,很少有人涉及。这里,我们不打算重复前述各位先生从这两个字的源流和演变情况出发所进行的考证,因为这两个字从古至今就是纠缠在一起,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分不清楚。我们打算换一个角度,从这两个字在各字(词)典中义项的分合及这两个字作为语素在构词时的分布情况进行一下统计、分析,得出同前述观点并不相同的结论。
  

象,“象”和“像” 怎么用?插图1

  一

  我们首先选取有代表性的几部辞书对”象”和”像”的义项的分列和解释,看看各家看法的同异[6]。(见表1)

  通过对以上各家辞书所列义项的分析、归纳,我们可以得出以下认识:

  (一)可以把”象/像”的义项归纳成以下四组:

  1.大象;象牙。
  (我们标记作N1)

  2.现象;形状;象貌;征兆。(记作N2)

  3.效法;摹拟;相似;依随。(记作V)

  4.人像;肖像;物体经透镜等所成影像。(记作N3)

  (二)从各辞书的比较中可以看出,除了”象”的”大象”的意义和”像”的”人像”的意义外,”象”和”像”的义项几乎是完全重合的。
  《中文大辞典》更是直截了当地说”‘象’与’像’通””‘像’与’象’通”。这更证明了”象””像” 本来是一个字,”象”是初文,”像”是为了区别意义后起的分化字。从字形上分析,”象”是个象形字,本义是”大?quot;。后来,假借为”状貌””图像”的意义。
  后又引申为抽象的”征兆””迹象”的意义。这时”象”还只有名词义。抽象名词比较容易兼类,在特定条件下,”象”转化为动词,就引申出”想象”义,又引申出”仿效””模拟”义,后来又引申为”类似””好象”义[7]。这时,”象”具有了动词义。后来,为了区别词义,才又造出了个形声字”像”,但,”像”主要用于名词义(N3),而前三组意义都用”象”(除《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外,其余词典也基本上是这样处理的)。
  这两个字的分工本来是明确的,”‘象’字的使用,除本义大象或象牙外,主要用于动词义”[8];而”像”主要用于名词义(实际主要是名词”人像”义)。只是到了后来,它们在使用上开始有条件地互通了[9](但”像”决不同”大象”义的”象”通,”象”也决不同”人像”义的”像”通)。
  

  (三)《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把旧《现代汉语词典》中”象2″的(3)(4)(5)三个动词义项归入”像”,而唯独把动词意义的”仿效;摹拟”留给”象2″,这是毫无道理的。因为实际上”在形象上相同或有某些共同点””好象””比如”等意义就是从”仿效;摹拟”的意义引申来的,并且都是动词义。
  这相同或相近的义项却分别被划归两个字,实在不可思议。我们想,《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的编者们决不至于连这点都看不出来,那么,就只有一种可能,就是《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为了更好地诠释1986年版《简化字总表》对于”象””像”分化的规定而做的无奈的处理,否则便难以解释为什么同是动词义”象形””象声””象征”的”象”不写成”像”,而仅把”好象””想象”的”象”写成了”像”了。
  

  二

  如上所述,”象”和”像”在古代作为单音词时,分工基本是明确的,用法也并不混乱。只是由于后来在使用中的互相借用,尤其是在汉语词汇双音化的过程中,由这两个字同其他字构成双音节词时,它们的分工才不全清楚了,并由此造成一定程度的混乱。
  下面我们选取新旧版本的《现代汉语词典》和《辞海》、《中文大辞典》四部工具书中用”象/像”组成的词语,并分析它们作为语素的语法功能及分布情况,来看看到底应该用哪个字。”象1″的意义和用法(N1)不全发生混淆,我们不讨论。其余三组意义,如前所述,分别用N2、N3和V来表示。
  暂不能确定的”象/像”,在例词中用”X”代替。以下各栏中标明各词典中使用何字,没选该词条的画”―”号。(见表2)

  通过表2,我们可以看出,X是N3意义的词有17个,各辞(词)典都写成”像”,这是唯一没有争议的。X是N2意义的词有27个,有1.5处被《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写成”像”(图像、物象(像)),1处被《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辞海》写成”相”(真相)。
  争议最大的当数V意义的X,共有8个词语,《现代汉语词典》全部写成”象”(象话、象声词、象煞有介事、象形、象样、象征、好象、想象),”象/像”的比例是100%:0;《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把其中的4.5处写成”像”(像话、像煞有介事、像样、好像、想像(象)),其余3.5处写成”象”,”象/像”之比是44%:56%;《辞海》没收”X话””X样””好X”等三词,”X煞有介事”写成”象(像)”,”X声词””X征””想X”写作”象”,”象/像”之比是90%:10%;《中文大辞典》没收”X话””好X”二词,”X样”写成”像”,”X煞有介事”写成”象(也作’像’)”,”想X”写作”像(象)”,其余的写作”象”,”象/像”之比为67%:33%。
  平均”象”出现率为75%,”像”为25%。当然,这里旧版的《现代汉语词典》和《辞海》执行的是1964年版的《简化字总表》,它们的数字不能说明问题。但不受《简化字总表》影响的台湾版的《中文大辞典》,”象”的出现率也大大高于”像”的出现率。就连最能体现1986年版《简化字总表》精神的《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象””像”的出现率也几乎是平分秋色。
  可见,”象”的”V”意义用法的概率是大大高于”像”的。

  三

  从上述”象/像”两个字构词的分布情况来看,我们不能同意《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目前对这两个字分工的处理办法。我们认为,要想明确两个字的分工,似有以下三个方案可供选择。让我们来比较一下各方案的优劣及其可行性。
  

  (一)凡名词义都写成”象”,凡动词义都写成”像”。这个方案有两个难点。首先,”人像””肖像”等涉及人的”像”。如果写成”象”,人们在感情上接受不了。这是因为汉字是表意义文字,即使形声字也有个”形旁”表示义类。明明是”人”的”像”,为什么写成”大象”的”象”呢?其次,动词义都写成”像”,那么,”象形””象征”人们已经写了千百年了,形成了牢固的心理定势,一朝改为”像形””像征”,也会让人们转不过弯子。
  语言本来就是约定俗成的,而不是人为地”规定”的。因此,这一方案不可行。

  (二)凡动词义都写作”象”,凡名词义都写作”像”。这个办法是最合”理”的(《现代汉语词典》就是试图这样做的,只是不彻底),但操作起来有一个难点,就是原来由”象”的名词义构成的合成词数量太多(表2中共列27个,这还不是全部),如果都改成”像”,那将是一项巨大的工程,学术界、出版界未必能接受。
  

  (三)恢复1964年公布的《简化字总表》规定的办法。我们通过实践才体会到,当时《简化字总表》在处理这两个字时真是煞费苦心,也真是难得的真知灼见。但当年《简化字总表》唯一?quot;微瑕”就是那个注:”在象和像意义可能混淆时,像仍用像”。
  正是它造成前面提到的混乱。但这一点可以弥补,只要把模糊语言变成精确语言即可。我们可以做出明确规定,也就是仍让”象”表示”大象”义(象1)、”现象、形状、征兆”义、”效法、摹拟、相似、伴随”义(象2),而让”像”只表示”人像、肖像”义。

这个方案虽则不太讲”理”,”象”的负担太重,”像”又似乎太清闲了(须知当初这个字就是为了这个义项而造的)[10],但操作起来最简单,词典改动最小(只要《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再改回去,其他词典都不用改),既符合人们的心理定势,也最便于群众掌握。
  

  因此,我们在这里郑重推荐第三方案,即恢复1978年版《现代汉语词典》的做法。只是把”象2((3)(4)(5)像)”括号中的内容去掉,再把”像”的第二个义项”(2)同象2(3)(4)(5)”取消。这么办,”象/像”分工明确,再也不会发生混淆。
  这应该是”最佳选择”。

  注释:

  [1]高文成《名词性”象、像、相”解》。

  [2]《简化字总表》。

  [3]天作《象/像、像/相的区别》。

  [4]文正《”象、像、相”的不同用法》。

  [5]电脑打字、排版时,无论你用拼音输入法还是五笔字形输入法或是其他输入方法,只要是有联想功能的(不是单个字输入),那么你打出?quot;好X””想X”的”X”肯定是”象”而不会是”像”。
  

  [6]由于篇幅的关系,我们这里只列义项,不引例句。

  [7]《韩非》:”人希见生象,而按其图以想其生,故诸人之所以意想者皆谓之象。似古有象无像。然像字未制以前,想像之义已起,故周易用象为想像之义。如用易为简易、变易之易,皆于声得义,非于字形得义也。
  “(据段玉裁《<说文解字>注》第459页》

  [8]同[1]

  [9]但它们不像其他用形旁分化意义和用法的字,分化后不再混用(如”艮/垠/根/限””辟/僻/壁/襞/璧”),而是经常互相借用。

  [10]不讲理而能存在的事何其多也。
  如电脑汉字五笔字形输入法对字的分解根本不合传统文字学的”造字法”,拼音输入法把”Y、W”算作声母,都无”理”可言。但它们不都站住脚,并应用开去了么?”存在即是合理”又一次得到了印证。

声明:一盘搜百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888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