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吃肉会增加得癌的几率吗 吃肉要注意哪些
经常会有人说自己每次吃饭必须要吃肉,要不然就像没吃饭一样,但是很多喜欢吃肉的人都是比较胖的,而且很容易患病,有人说肉吃多了会增加患癌的几率,这就让很多吃肉的人感到害怕,那经常吃肉会增加得癌的几率吗?吃肉要注意哪些?
1、吃肉过多会致癌
台湾台大医院院长林芳郁表示,要少吃动物性食品,因为动物性食品会增加患癌几率。饮食中富含动物性食品,会让生育年龄延长9到10年,而生育年龄增长就会提高乳癌风险。“每日摄取15%~16%的动物蛋白,就可能启动癌症;降低动物蛋白质的摄取可大幅减少肿瘤启动。”
有一个以五万名素食者为对象的研究报告结果,在癌症的研究上引起了很大的震撼。这个报告指出,这群人罹患癌症比例之低,相当令人惊讶。与同样年龄及性别的人相比较,各种类型的癌症在这群人的身上发生的比例,显著地减少了许多。研究报告显示他们显然可以活得较长。一个有关於加州摩门教徒的报告指出,这个团体中罹患癌症的比例,比普通人少百分之五十。摩门教徒便是以少吃肉为其特色。
英国与美国的科学家曾以肉食者与素食者“肠内的微生物”做个比较,而发现明显的不同。肉食者肠内所含的微生物,与消化液发生作用时,所产生的化学物品多被认为会导致癌症。这或许就能说明为什麼肠癌在以肉食为主的地区,如北美西欧等地非常普遍,而在以蔬菜为主食之地如印度则很少发生。譬如,在美国,肠癌是第二位(仅次於肺癌);苏格兰人,比英国人多吃百分之二十的牛肉,得肠癌的比例在世界上也是数一数二。
2、三种吃肉方法易致癌
热水浸泡过的猪肉
许多人习惯把刚买回来的猪肉用热水浸泡一下,认为可以去掉猪肉的血水。而事实上,用热水浸泡猪肉会使猪肉失去很多营养成分。因为猪肉里含有大量的凝固点为15℃~16℃的低温肌溶蛋白,极易溶于水。所以日常生活中,不要用热水浸泡或冲洗猪肉,应该用凉水快速冲洗,煮的时候煮熟煮透即可。
过度炖煮的肉易致癌
很多人喜欢吃煮得烂熟的肉。无论吃什么肉,都觉得炖煮得越烂越营养。其实这样反而更不健康。因为在200℃~300℃的温度下,肉类中的氨基酸、肌酸肝、糖和无害化合物会发生化学反应,形成芳族胺基。芳族胺基基含有12种化合物,其中9种有致癌作用。所以,最好不要吃过度炖煮的肉。
煎炸肉类可致癌
咸鱼、腊肉、香肠、火腿等食品,煎炸后会产生致癌物质亚硝基砒咯烷。正确的食用方法是:把咸肉、香肠、火腿等食品煮熟蒸透,使亚硝胺随水蒸气挥发。同时,烧制咸熏食物时最好加些米醋。同时,食用咸熏食物时,要搭配新鲜蔬果,或者饭后喝杯酸奶。
3、健康吃肉的方法
肉中的蛋白质我们还可以用牛奶、豆类来替代获得,但是B族维生素、必需脂肪酸以及锌、铁等矿物质,是无法用蔬菜水果来替代的。因此,我们不是不需要肉,而是不需要过多的肉。
肉类有红肉、白肉之分。红肉指的是在烹饪前呈现岀红色的肉,猪肉、牛肉、羊肉、兔肉等所有哺乳动物的肉都属于此类。白肉则是指肌肉纤维细腻、脂肪含量较低、脂肪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的肉类,包括鸡、鸭、鹅、鱼、爬行动物、两栖动物、甲壳类动物等。
体力劳动者适合吃红肉,脑力劳动者则应该多吃些白肉;男性对红肉需求大,女性对红肉需求小,可多吃些白肉;老人身体机能退化,多吃红肉易导致心血管疾病和老年痴呆;小孩为了满足身体发育的需要,两种肉都要吃。而如果患有肥胖、心脏病、高血压等慢性病,最好少吃肉,多吃豆类食品。
4、如何挑好肉
1.吃进口肉不如吃国产肉
无论是牛肉、猪肉、鸡肉等,选肉最好选国产肉。这是因为国外的荷尔蒙、抗生素使用基准跟国内不一,且生产过程较不透明。且就算选了国产肉品,也要注意是否有认证标章,若能追溯生产地更佳
2.不要选太过便宜的肉
要得到理想的肉品,牲畜要在宽阔的地方饲养,且食用天然的食物。但在讲求效率而非质量的现在,为了大量生产就无法顾及其他,降低成本与价格的结果就是质量也跟着下降。虽说标榜天然的肉品多半价格较高,但肉质与脂肪都对人体有益,也才能吃出健康。
3.选饱和脂肪酸少的部位
饱和脂肪酸会造成动脉硬化、加速老化与增加失智症的风险。牛肉与猪肉,都推荐里肌肉和腿肉,鸡肉则是全身皆可,其饱和脂肪酸较少。因此买肉食,除了先选择肉种,部位也很重要,必须有意识地购买才行。
4.检查肉是否有臭味
在自然环境中所饲养的牲畜肉没有臭味,相反地谷物集中饲养的牲畜肉就会有臭味。大部分的人买肉时当然晓得如果肉有臭味,就不会买,但其实臭味也不是那么容易分辨,因为嗅觉的灵敏度因人而异。
因此建议可以同时买标榜天然饲养的肉类与普通肉类比较,相信很容易就能分辨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