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耐药菌有哪些 耐药菌感染应该用什么药
相信大家对耐药性还是有一定的了解的,耐药菌就是因为长时间在抗生素选择后出现的对抗生素产生耐受能力的微生物,也就是说,被耐药菌感染的机体再使用抗生素是没有任何作用的,那么,常见的耐药菌有哪些?耐药菌感染应该用什么药?
1、常见耐药菌
1.大肠埃希菌
兼性厌氧的革兰阴性菌,常见于尿路感染、血流感染、新生儿脑膜炎、医院获得性脑膜炎和肺炎。此次报告显示,产ESBL(超广谱β-内酰胺酶,第三代头孢耐药的主要原因)的大肠埃希菌占比达51.5%,产ESBL的大肠埃希菌对阿米卡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碳青霉烯类、替加环素、呋喃妥因基本敏感,对磷霉素、头孢哌酮舒巴坦、头孢西丁较为敏感。
一般推荐严重感染首选第三四代头孢菌素(体外试验敏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次选碳青霉烯、头孢哌酮舒巴坦;血流感染首选头孢他啶、头孢噻肟、头孢曲松(体外试敏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次选头孢吡肟(体外试敏感)、碳青霉烯、头孢哌酮舒巴坦。
2.肺炎克雷伯杆菌
肠杆菌科,常见于下呼吸道感染、尿路感染、腹腔感染、菌血症。此报告显示,我国产ESBL的肺炎克雷伯菌占比为27.4%,产ESBL的肺炎克雷伯菌对替加环素基本敏感,对阿米卡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碳青霉烯类较为敏感。
其他抗菌素耐药率在30%以上。其中产ESBL的肺炎克雷伯菌对碳青霉烯类耐药率分别为亚胺培南(16.5%),美罗培南(15.9%)、厄他培南(11.5%),呈现逐年上升趋势,特别是北京、上海、河南及华东地区耐药率较高。
对于产ESBLs的肺炎克雷伯菌根据感染程度推荐轻中度感染首选为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厄他培南、头霉素类,疗效不佳改用碳青霉烯类;重症感染选用碳青霉烯类,少数重症感染合并发酵菌感染者可使用碳青霉烯联合喹诺酮或氨基糖苷类;对产碳青霉烯酶的肺炎克雷伯菌首选药物是替加环素、多黏菌素,次选方案是米诺环素,多西环素,其中替加环素血浆浓度偏低,应用于血流感染需要联合用药。
3.鲍曼不动杆菌
需氧革兰阴性杆菌,常见于呼吸道感染、伤口及皮肤感染、泌尿生殖系统感染、菌血症、脑膜炎,为条件致病菌,免疫力降低时才会致病。此次报告显示,不动杆菌(鲍曼不动93.4%)对多黏菌素B基本敏感,对替加环素较为敏感(9.7%),对其他抗菌药物的耐药率都在38%以上,其中碳青霉烯类耐药率在62%以上。
对于碳青霉烯类敏感的,首选药物是头孢他啶(体外试验敏感)、头孢哌酮舒巴坦、亚胺培南西司他丁,次选方案是美罗培南、帕尼培南倍他米隆、头孢吡肟、喹诺酮类;对碳青霉烯类不敏感的,首选多黏菌素E、替加环素、头孢哌酮舒巴坦+米诺环素。
仅对多黏菌素、替加环素敏感的菌株常采用两药联合方案,甚至三药联合方案。两药联合用药方案有:①以舒巴坦或含舒巴坦的复合制剂为基础的联合,联合以下一种:米诺环素(或多西环素)、多黏菌素E、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等;②以替加环素为基础的联合,联合以下一种:含舒巴坦的复合制剂(或舒巴坦)、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多黏菌素E。
4.金黄色葡萄球菌
常见于皮肤软组织毛囊炎、蜂窝组织炎、脓包病、乳腺炎、心内膜炎、骨髓炎、脓毒性肺栓塞、脑膜炎、烫伤样皮肤综合征、中毒性休克综合征等。此次金葡菌MR菌株的总体采集率为42%,未发现有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和替考拉宁耐药的菌株。除这三种药物外,MRSA除复方磺胺甲噁唑耐药率较低(7.3%),其他抗菌药物耐药率都在40%以上。
MRSA首选的治疗药物是万古霉素或去甲万古霉素,次选方案是利奈唑胺、替考拉宁、达托霉素、复方磺胺甲噁唑。
5.肠球菌
革兰阳性菌,兼性厌氧。肠球菌分为屎肠球菌和粪肠球菌两类。屎肠球菌常见于尿路感染、菌血症、心内膜炎、腹膜炎等。而粪肠球菌常见于尿路感染、菌血症、心内膜炎、腹膜炎、牙髓炎等。此项报告中,屎肠球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要高于粪肠球菌。其中共发现102株VRE(耐万古霉素肠球菌),其中粪肠球菌7株,屎肠球菌95株。
此次报告显示,屎肠球菌对替考拉宁、万古霉素、利奈唑胺基本敏感,对磷霉素较为敏感(耐药率16.8%),对其他抗菌素耐药率较高。一般对万古霉素耐药的屎肠球菌推荐用利奈唑胺、呋喃妥因、磷霉素(仅限于泌尿道感染)。
粪肠球菌对替考拉宁、万古霉素、利奈唑胺、磷霉素、呋喃妥因、氨苄西林基本敏感,对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较为敏感,对其他抗菌素敏感性差。一般万古霉素耐药的粪肠球菌推荐用利奈唑胺、呋喃妥因、磷霉素(仅限于泌尿道感染)。
6.铜绿假单胞菌
需氧革兰阴性杆菌,常见于皮肤软组织感染、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肾盂肾炎等。此次报告显示,铜绿假单胞菌对多黏菌素基本敏感,对阿米卡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环丙沙星、头孢哌酮舒巴坦、头孢吡肟、头孢他啶较为敏感,碳青霉烯类耐药约25%左右。
目前首选方案,是头孢他啶、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碳青霉烯类,喹诺酮类及氨基糖苷类作为替代或者联合治疗用药,对泛耐药的菌株可以以上联合为基础再联合多黏菌素治疗。
2、抗生素使用5大误区
误区一:一发烧就用抗生素
这是在老百姓甚至很多基层医生中常见的误区,他们往往把发烧和细菌感染画上等号。因此一发烧就用抗生素。但事实上,引起发烧的原因绝不只有细菌感染一种,肿瘤病人可以发烧,病毒感染也可以发烧。因此一定要先弄清发烧的原因再使用抗生素。
误区二:抗生素越新越好
现在的抗生素更新换代快,品种日新月异,但是不是新的就是好的呢?道理和“越贵并非越好”其实是一样的,只有用对了才是好的。
误区三:抗生素用量越大越好
抗生素的使用必须有个限度和范围,用量大了副作用反而会增高。
误区四:抗生素用量越少越好
有的病人视抗生素为“毒药”,医生明明给他开了7天的药,可他症状一消失就自己停药了。谢灿茂指出,抗生素用量太少的话难以达到一定的浓度,体内的细菌没有被彻底杀死,这样一来不仅容易复发,而且也更容易造成耐药。
误区五:抗生素联合治疗
以前的传统治疗观念总喜欢两种甚至几种抗生素联合使用,认为这样才能发挥最大功效。实际上,“抗生素单药治疗是有效的”这几年已经被证实,所以,只要有效的话用一种抗生素就足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