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为何只在你发怒时才听话 女儿揭示真相内情
今天早上,我在送孩子上学的路上遇到了一个熟悉的场景,一位同学被妈妈数落着,两人气喘吁吁地拽着向校门奔去。在回家的路上,这位妈妈向我倾诉了她的苦恼:“早上6点半我就叫醒他,可是他居然磨磨蹭蹭到差不多7点半,真是让人着急!”这位妈妈抱怨着,表示只有在发火的时候,孩子才会提高行动速度。其他妈妈们也纷纷表示赞同,认为孩子就是欠教育,越吼越老实。这种沟通模式,却常常让家长在繁忙的工作和家务中感到心力交瘁。
这让我深有体会,我曾经也陷入了相似的困境。当大宝上一年级时,写作业、睡觉、起床都变得异常磨蹭,我常常不由自主地对她大喊,只有在发火的时候,她才会加快速度。后来,我决定解决这个问题,和女儿进行了一次深入的交流。
“为什么只有在妈妈发火的时候,你才会听话呢?”我问女儿。
女儿告诉我,有时候她真的没听见我说话。她解释说,在专注于喜欢的事情时,往往听不到身边的声音。比如有一天,她正在画画,我喊她吃饭,但她却完全没有听到。由于孩子过于专注,不能有效地分配注意力。她还告诉我,有时候她故意装作没听见,比如晚上要睡觉了,我让她洗脸刷牙,她会假装听不见,好多玩一会儿。
在孩子成长的早期,这样的情况可能经常发生,但随着孩子的成长,他们的听觉注意力也会提高,更能有序地分配注意力。除了孩子真的听不见外,有时候故意装聋作哑,这给家长带来了不小的困扰。
孩子故意不听话的原因很多,可能是家长忽视了孩子的想法,打扰了他们正在享受的时光。此外,有的家长喜欢用命令的口气,频繁吼叫,让孩子觉得唯有在家长发火时才需要警觉。这样的沟通方式虽然可能在孩子小的时候起到一定作用,但长大后孩子可能会选择忽略或对抗。
怎么改变这种沟通模式,构建亲子和谐的关系
1.需要减少唠叨和吼叫
经常唠叨和冲孩子发火,会削弱家长自己的权威,让孩子习惯性地忽视家长的话语。即使吼叫能够在短时间内达到效果,也不应该频繁使用。家长需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语气和表达方式,避免使用过于严厉的口吻。
2.家长要明确底线和原则
要求孩子做事时,一定要确保能够让孩子真正去执行。如果不能兑现自己的承诺,就不要轻易发号施令。父母的原则性和一贯性是建立孩子信任的基础。
3.运用肢体语言,确保孩子的注意力在你身上
在与孩子说话之前,轻拍他们的肩膀、摸摸他们的头,等确保孩子看着你的眼睛后再进行交流。这样的肢体语言不仅能够确保孩子听到你说的话,还能提升亲子之间的沟通效率。
吼叫并不是正常的沟通方式,孩子不是我们的敌人。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父母的主动调整,才能真正建立有效的沟通方式。孩子是脚,教育是鞋,只有鞋子适合,孩子才能真正走得稳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