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属金笔画19的汉字 19画属金的字有哪些

2024-03-11 18:47:45 教育百科 投稿:一盘搜百科
摘要大家在取名字的时候,有的人喜欢把八字命理和汉字的五行属性结合起来,比如八字里缺金就取用五行属性为金的字来平衡。下面为大家整理五行属金笔画为19画的汉字及解释,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大家在取名字的时候,有的人喜欢把八字命理和汉字的五行属性结合起来,比如八字里缺金就取用五行属性为金的字来平衡。下面为大家整理五行属金笔画为19画的汉字及解释,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五行属金笔画19的汉字

鏡、蹿、鯧、騷、鏑、鏖、獸、識、蹴、鏃、鯫、醯、顙、襦、鯖、癣、繡、鵲、譙、鏘、繾、鏝、鏤、鏰、骥、鏢、犢、牘、疇、寵、懲、鏟、蟾、顛、蹰、谶、鏗、璺、攒、贊、鏨、譖、繩、镲

五行属金笔画19的汉字

五行属金笔画19的汉字解释

解释:鏡读音:jìng。名词 用来反映物体形象的器具。古代用铜、铁等金属磨光制成,近代则用玻璃在背面涂水银制成。【组词】:「铜镜」、「宝镜」。南朝梁.无名氏〈木兰诗〉二首之一:「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名词 利用光学原理制成可矫正视力或做光学实验用的器具。镜片一般用玻璃制成。【组词】:「望远镜」、「眼镜」、「显微镜」。名词 可供参考或警惕的事情。【组词】:「借镜」。名词 姓。如汉代有镜敛。动词 映照。《墨子.非攻中》:「镜于水,见面之容。」唐.李商隐〈无题〉诗:「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动词 省察。《淮南子.齐俗》:「抱大圣之心,以镜万物之情。」《南史.卷二零.谢弘微传》:「以易限之鉴,镜难源之情。」动词 监诫。《史记.卷一八.高祖功臣侯年表》:「居今之世,志古之道,所以自镜也。」《汉书.卷八五.谷永传》:「愿陛下追观夏、商、周、秦所以失之,以镜考己行。」形容词 明净。隋.炀帝〈赐书召释慧觉〉:「其义端雄辩,独演畅于稽阴,谈柄微言,偏引汲于镜水。」唐.杜牧〈长安秋望〉诗:「楼倚霜树外,镜天无一毫。」

蹿

解释:蹿读音:cuān。动词 向上或向前跳。【组词】:「蹿越」、「纵身一蹿」。动词 涌冒、喷射。【组词】:「瀑布从山顶上飞蹿下来。」、「才喝了一口,就觉得喉咙直蹿火。」动词 生气、发怒。【组词】:「他听了这话就蹿了起来。」

解释:鯧读音:chāng。名词 动物名。脊椎动物亚门硬骨鱼纲。体高而侧扁,略呈斜方形,体色银灰。头、眼、口皆小,牙细,尾分叉如燕。披细鳞。

解释:騷读音:sāo。动词 扰乱。【组词】:「骚扰」。《诗经.大雅.常武》:「徐方绎骚,震惊徐方。」汉.毛亨.传:「骚,动也。」名词 忧愁。《史记.卷八四.屈原贾生传》:「离骚者,犹离忧也。」名词 抑郁不满的心理。【组词】:「满腹牢骚」。名词 离骚的简称。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辨骚》:「昔汉武爱骚,而淮南作传。」名词 泛称诗赋。唐.刘长卿〈对雨赠济阴马少府考城蒋少府兼献成武五兄南华二兄〉诗:「笑语和风骚,雍容事文墨。」名词 诗体的一种。如:「骚词」、「骚赋」。名词 臭味。通「臊」。【组词】:「骚臭」、「羊骚」。名词 抓、挠,以指甲轻刮。通「搔」。《管子?地员》:「其人坚劲,寡有疥骚,终无瘠酲。」形容词 淫荡的、轻佻的。【组词】:「骚货」、「骚包」。形容词 风雅的。【组词】:「骚人墨客」。形容词 指雄性的牲畜【组词】:「骚牛」、「骚马」。

解释:鏑读音:dí。名词 箭头。《续资治通监.卷一七.宋纪十七.太宗淳化四年》:「销铜钟为箭镝,伐木为竿。」名词 箭。《文选.丘迟.与陈伯之书》:「如何一旦为奔亡之虏,闻鸣镝而股战,对穹庐以屈膝,又何劣邪!」明.李玉《占花魁.第二三出》:「叹当初早不用鸿门计,把孤身冒镝当锋,时不利。」其他字义鏑读音:dī。名词 (dysprosium,Dy)化学元素。原子序66。稀土金属元素之一。有光泽,不具腐蚀,可溶于稀酸之中。与水和卤素反应缓慢,故在潮湿空气中不起反应。产量甚微,系以钙还原氟化镝而得。

解释:鏖读音:áo。动词 双方苦战,死伤很多。《汉书.卷五五.霍去病传》:「合短兵,鏖皋兰下。」唐.颜师古.注:「鏖,今俗犹谓打击之甚者曰鏖。」动词 喧扰。宋.黄庭坚〈平阴张澄居士隐处〉诗三首之一:「市声鏖午枕,常以此心观。」

解释:獸读音:shòu。名词 总称有四足而全身有毛的脊椎动物。【组词】:「野兽」、「禽兽」、「走兽」。形容词 野蛮、不合礼法的。【组词】:「兽心」、「兽性」、「兽行」。

解释:識读音:shì。名词 见解、见闻。【组词】:「见识」、「远识」、「才识」、「胆识」。名词 事物的道理。【组词】:「知识」、「常识」。名词 思想、内在思维。【组词】:「意识」。《南史.卷四.齐武帝本纪》:「我识灭后,身上着夏衣、画天衣。」名词 知己、朋友。《梁书.卷九.王茂传》:「茂年数岁,为大父深所异,常谓亲识曰:『此吾家之千里驹。』」唐.刘禹锡〈元日感怀〉诗:「异乡无旧识,车马到门稀。」动词 知道、了解。【组词】:「素不相识」、「有眼不识泰山」。唐.白居易〈琵琶行〉:「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副词 刚才。通「适」。《左传.成公十六年》:「识见不谷而趋,无乃伤乎?」其他字义識读音:zhì。动词 记忆、记住。通「志」。《论语.述而》:「默而识之。」《文选.宋玉.神女赋》:「寐而梦之.寤不自识。」名词 标记、记号。通「帜」。《汉书.卷九九.王莽传下》:「讫无文号旌旗表识,咸怪异之。」

解释:蹴读音:cù。动词 踏踩。《战国策.韩策三》:「东孟之会,聂政、阳坚刺相兼君。许异蹴哀侯而殪之,立以为郑君。」唐.杜甫〈遣兴〉诗五首之二:「騂弓金爪镝,白马蹴微雪。」动词 踢。【组词】:「蹴踘」、「蹴球」。《晋书.卷六二.祖逖传》:「中夜,闻荒鸡鸣,蹴琨觉曰:『此非恶声也。』因起舞。」副词 恭敬的样子。参见「蹴然」条。

解释:鏃读音:zú。名词 箭头。唐.李华〈吊古战场文〉:「利镞穿骨,惊沙入面。」《新唐书.卷二一九.北狄传.黑水靺鞨传》:「其矢石镞,长二寸,盖楛砮遗法。」形容词 锋利。《吕氏春秋.开春论.贵卒》:「所为贵镞矢者,为其应声而至。」其他字义鏃读音:cù。上述[一]的另一种读音。

解释:鯫读音:zōu。名词 一种白鱼。《说文解字.鱼部》:「鲰,白鱼也。」名词 一种小鱼。《集韵.平声.侯韵》:「鲰,小鱼也。」形容词 小。《集韵.上声.厚韵》:「鲰,一曰小也。」

解释:醯读音:xī。名词 醋。《荀子.劝学》:「树成荫而众鸟息焉,醯酸而蜹聚焉。」宋.陆游〈夜归〉诗:「食俭盐醯薄,年衰气力微。」

解释:顙读音:sǎng。名词 额头、前额。《孟子.滕文公上》:「其颡有泚,睨而不视。」《史记.卷四七.孔子世家》:「东门有人,其颡类尧。」名词 泛指头。唐.杜甫〈义鹘〉诗:「修鳞脱远枝,巨颡拆老拳。」明.徐弘祖《徐霞客游记.卷一零上.滇游日记十三》:「自颡及趾,靡有所遗。」名词 喉咙、嗓子。元.庞德祥《杀狗劝夫.第四折》:「动不动搯人的颡子。」动词 叩头。《公羊传.昭公二十五年》:「丧人不佞,失守鲁国之社稷,执事以羞,再拜颡。」

解释:襦读音:rú。名词 短袄。《左传.昭公二十五年》:「鸲鹆跦跦,公在乾侯,徵褰与襦。」唐.杜甫〈新婚别〉诗:「罗襦不复施,对君洗红妆。」名词 幼儿用的围兜。唐.白居易〈阿崔〉诗:「腻剃新胎发,香绷小绣襦。」名词 捕捉禽兽用的细密罗网。《周礼.夏官.罗氏》:「罗氏掌罗乌鸟,蜡则作罗襦。」汉.郑玄.注:「襦,细密之罗。」

解释:鯖读音:qīng。名词 动物名。脊椎动物亚门鲈形目。体呈梭型,侧扁。头尖口大,密生小齿,鳞圆细小。背鳍有前后两个,背部青绿,有波浪状花纹,腹部银白。主依嗅觉找寻食物,为一种重要的经济性鱼类。也称为「青花鱼」。其他字义鯖读音:zhēng。名词 鱼与肉调制成的杂烩菜。【组词】:「五侯鲭」。唐.韩愈、孟郊〈城南联句〉:「恶嚼?腥鲭。」

解释:癣读音:xiǎn。名词 一种皮肤病。患处发痒,生白色的鳞状皮,会传染。如白癣、头癣、脚癣等。其他字义癣读音:xuǎn。[一]之语音。

解释:繡读音:xiù。名词 刺有各种彩色花纹的丝织品。【组词】:「湘绣」、「苏绣」。《史记.卷一一零.匈奴传》:「绣十匹,锦三十匹。」名词 姓。如汉代有绣君实。动词 用彩色丝线在绸缎上刺上各种花纹。【组词】:「刺绣」、「绣一个荷包。」唐.李白〈赠裴司马〉诗:「翡翠黄金缕,绣成歌舞衣。」形容词 刺有彩纹的。【组词】:「绣帽」、「绣帐」。唐.陆龟蒙〈陌上桑〉诗:「邻娃尽着绣裆襦,独自提筐采蚕叶。」形容词 华丽精美的。《南史.卷一二.后妃传.论曰》:「花梁绣柱。」

解释:鵲读音:què。名词 动物名。鸟纲雀形目。形似乌鸦,尾长六、七寸。背黑,肩、腹、翼皆白。叫声吵杂,古时以鹊噪为喜兆,故称为「喜鹊」。今为燕雀类鸦科大型鸟类的通称。如树鹊、台湾蓝鹊等。其他字义鵲读音:qiǎo。上述[一]的另一种读音。

解释:譙读音:qiáo。名词 古代用以了望的楼台。【组词】:「谯楼」、「谯门」。名词 地名。曹操的故乡。汉置县,属沛郡,三国魏置郡,故址在今国内安徽省亳县。名词 姓。如宋代有谯仲午。其他字义譙读音:qiào。动词 责备。同「诮」。《管子.揆度》:「力足荡游不作,老者谯之。」《韩非子.五蠹》:「今有不才之子,父母怒之弗为改,乡人谯之弗为动。」

解释:鏘读音:qiāng。状词 形容撞击金石的声音。【组词】:「冬冬锵锵」。《礼记.玉藻》:「进则揖之,退则扬之,然后玉锵鸣也。」

解释:繾读音:qiǎn。参见「缱绻」条。

解释:鏝读音:màn。名词 涂抹墙壁所用的工具。唐.韩愈〈圬者王承福传〉:「故吾不敢一日舍镘以嬉。」名词 本称铜钱的背面为「镘儿」。后借指铜币、钱钞。元.无名氏《陈州粜米.第三折》:「他两个在俺家里使钱,我要一奉十,好生撒镘。」元.李文蔚《燕青博鱼.第二折》:「凭着我六文家铜镘,博的是这三尺金鳞鱼也。」

解释:鏤读音:lòu。动词 雕刻。《尔雅.释器》:「金谓之镂,木谓之刻。」【组词】:「镂金刻玉」。《左传.哀公元年》:「器不彤镂,宫室不观。」动词 疏通。《汉书.卷五七.司马相如传下》:「徼牂牁,镂灵山。」唐.颜师古.注:「镂,谓疏通之以开道也。」名词 可供刻镂的刚铁。《书经.禹贡》:「厥贡璆、铁、银、镂、砮磬。」汉.孔安国.传:「镂,刚铁。」名词 釜的别名。汉.扬雄《方言.卷五》:「鍑,……江、淮、陈、楚之间谓之錡,或谓之镂,吴、扬之间谓之鬲。」名词 孔穴、隙缝。《宋书.卷二七.符瑞志上》:「生禹于石纽,虎鼻大口,两耳参镂。」

解释: ● 鏰 bèng ㄅㄥˋ  ◎ 见“镚”。

解释:骥读音:jì。名词 千里马。《说文解字.马部》:「骥,千里马也。」【组词】:「老骥伏枥」。《庄子.秋水》:「骐骥骅骝,一日而驰千里。」名词 比喻杰出的人才。《晋书.卷八二.虞预传》:「十室之邑,必有忠信,世不乏骥,求则可致。」

解释:鏢读音:biāo。名词 旧时一种金属暗器。形似矛头,长短轻重不一,可投掷,具杀伤力。【组词】:「飞镖」、「毒镖」。《儿女英雄传.第一五回》:「他把手里这枝镖,迎着那枝镖发出去,打个正着!」名词 古代委托镖局保护运送的行李或财物。【组词】:「失镖」、「索镖」、「走镖」。

解释:犢读音:dú。名词 小牛。【组词】:「初生之犊不畏虎。」宋.陆游〈春晚即事〉诗四首之四:「老农爱犊行泥缓,幼妇忧蚕采叶忙。」名词 姓。如战国时齐国有犊牧。

解释:牘读音:dú。名词 古代用以书写文字的木片。【组词】:「简牍」。《汉书.卷六三.武五子传.广陵厉王刘胥传》:「佩玉环,簪笔持牍趋谒。」唐.颜师古.注:「犊,木简也。」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神思》:「子建援牍如口诵,仲宣举笔似宿构。」名词 文书、书籍。【组词】:「文牍」、「连篇累牍」。《后汉书.卷六二.荀淑传》:「所见篇牍,一览多能诵记。」名词 信札。【组词】:「尺牍」。《儒林外史.第三三回》:「小侄菲才寡学,大人误采虚名,恐其有玷荐牍。」

解释:疇读音:chóu。名词 田地。【组词】:「田畴」、「荒畴」、「绿野平畴」。名词 田间区分各种作物的界限。《文选.左思.蜀都赋》:「其园则有蒟蒻茱萸,瓜畴芋区,甘蔗辛姜。」名词 种类、类别。【组词】:「范畴」。《战国策.齐策三》:「夫物各有畴,今髡贤者之畴也。」名词 姓。如春秋时越国有畴无余。动词 使相等。《汉书.卷八.宣帝纪》:「复其后世,畴其爵邑,世世毋有所与。」《资治通监.卷三五.汉纪二十七.平帝元始元年》:「莽宜赐号曰安汉公,益户畴爵邑。」代词 谁。《文选.张衡.西京赋》:「天命不涛,畴敢以渝。」唐.杜甫〈九日寄岑参〉诗:「安得诛云师,畴能补天漏?」

解释:寵读音:chǒng。动词 偏爱、溺爱。【组词】:「宠爱」、「小孩儿可不能太宠。」名词 尊敬。【组词】:「譁众取宠」。名词 恩惠。《易经.师卦.象曰》:「在师中吉,承天宠也。」名词 妾。《镜花缘.第五十回》:「拙夫意欲纳宠,真是眠思梦想,已非一日。」

解释:懲读音:chéng。动词 责罚。【组词】:「奖惩」、「重惩」、「惩治」、「惩戒」。动词 警戒、教训。《韩非子.难二》:「不诛过,则民不惩而易为非。」宋.陆游《入蜀记.第一》:「九日,晴而风。舟人惩昨夕狼狈,不敢解舟,日高方行。」动词 戒止。《诗经.小雅.沔水》:「民之讹言,宁莫之惩。」动词 悔恨。《楚辞.屈原.九歌.国殇》:「身首离兮心不惩。」

解释:鏟读音:chǎn。名词 一种带把的金属器具,可削平或撮取东西。【组词】:「锅铲」、「煤铲」、「土铲」。动词 削平、挖除。《文选.木华.海赋》:「于是乎禹也乃铲临崖之盂饇,决陂潢而相浚。」动词 除去、消灭。唐.李纾〈故中书舍人吴郡朱府君神道碑〉:「国朝铲迩代之弊,振中古之业。」明.刘基〈祀方丘颂〉:「锄秦铲燕,扫貊涤戎。」

解释:蟾读音:chán。名词 参见「蟾蜍」条。名词 传说月亮中有蟾蜍,故代称月亮为「蟾」。宋.陈师道〈夜句〉诗三首之二:「老树仍孤秀,秋蟾只独明。」

解释:顛读音:diān。名词 头顶。《墨子.修身》:「华发隳颠,而犹弗舍者,其唯圣人乎?」清.孙诒让.闲诂:「隳颠,即秃顶。」名词 最高的地方、顶端。同「巅」。【组词】:「山颠」、「树颠」、「塔颠」。名词 额头。《诗经.秦风.车邻》:「有车邻邻,有马白颠。」名词 根本。《文选.陆机.文赋》:「如失机而后会,恒操末以续颠。」名词 姓。如春秋时晋国有颠颉。动词 震荡、摇动。【组词】:「这条山路崎岖不平,车子颠得很厉害。」动词 跌落、坠落。《论语.季氏》:「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汉书.卷二七.五行志中之上》:「自上下者为崩,厥应泰山之石颠而下。」动词 倒置。《诗经.齐风.东方未明》:「东方未明,颠倒衣裳,颠之倒之,自公召之。」汉.刘向〈九叹.愍命〉:「今反表以为里兮,颠裳以为衣。」动词 发狂。通「癫」。宋.苏轼〈李公择求黄鹤楼诗因记旧所闻于冯当世者〉诗:「无功暴得喜欲颠,神人戏汝真可怜。」动词 大吵大闹。《二刻拍案惊奇.卷二零》:「巢氏倚了病势,要死要活的颠了一场。」

解释:蹰读音:chú。参见「踟蹰」条。

解释:谶读音:chèn。名词 预测灾异吉凶的言论或徵兆。【组词】:「一语成谶」。《文选.左思.魏都赋》:「藏气谶纬,閟象竹帛。」《红楼梦.第八九回》:「思前想后,竟应了前日梦中之谶。千愁万恨 ,堆上心来。」

解释:鏗读音:kēng。状词 形容弹击金属瓦石的声音。《礼记.乐记》:「锺声铿,铿以立号。」唐.孔颖达.正义:「锺声铿者,言金锺之声铿铿然矣。」宋.陆游〈赠宋道人〉诗:「鸟道悬崖忽飞骞,戏掷短剑声铿然。」状词 形容琴瑟声。《论语.先进》:「鼓瑟希,铿尔。」三国魏.何晏.集解:「铿者,投瑟之声也。」动词 撞击。《楚辞.宋玉.招魂》:「铿钟摇虡,揳梓瑟些。」汉.王逸.注:「铿,撞也。」《文选.班固.东都赋》:「发鲸鱼,铿华钟。」

解释:璺读音:wèn。名词 陶瓷、玉、玻璃等器物上的裂痕。汉.扬雄《方言.卷六》:「器破而未离谓之璺。」

解释:攒读音:zǎn。动词 积蓄、储蓄。《红楼梦.第二七回》:「他就抱怨起来,说我攒的钱为什么给你使?倒不给环儿使呢?」《老残游记.第一四回》:「我就一两个月攒个三千两吊的给他寄来。」其他字义攒读音:cuán。动词 拼凑、聚合。【组词】:「他们攒了一笔钱,合买一台电视机。」名词 量词。计算聚集的人或物的单位。元.乔吉《金钱记.第二折》:「我本是个花一攒锦一簇,芙蓉亭有情有意双飞燕。」《镜花缘.第七二回》:「众人因见亭内四壁悬着许多字画,收拾的十分精致,都不肯就走,分着这里一攒,那里一夥,围着观看。」

解释:贊读音:zàn。动词 谒见。《说文解字.贝部》:「赞,见也。」《汉书.卷七八.萧望之传》:「其以客礼待之,令单于位在诸侯王上,赞谒称臣而不名。」动词 佐助、辅导。【组词】:「赞助」。《左传.襄公二十七年》:「大叔仪不贰,能赞大事。」《礼记.中庸》:「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动词 引导。《国语.周语上》:「太史赞王,王敬从之。」动词 推荐。《礼记.月令》:「命太尉赞桀俊,遂贤良,举长大。」《汉书.卷六五.东方朔传》:「朔自赞曰:『臣尝受易,请射之。』」动词 告诉、介绍。《史记.卷七七.魏公子传》:「公子引侯生坐上坐,遍赞宾客,宾客皆惊。」动词 同意。【组词】:「赞同」。动词 颂扬、称美。通「赞」。《三国志.卷一八.魏书.许褚传》:「帝思褚忠孝,下诏褒赞。」《红楼梦.第五六回》:「我才赞你,你倒来捉弄我了。」动词 参与。《史记.卷四七.孔子世家》:「至于为春秋,笔则笔,削则削,子夏之徒不能赞一辞。」名词 文体名。以称述评论为主,分杂赞、哀赞、史赞三种。如夏侯湛有〈东方朔画赞〉、袁宏有〈三国名臣序赞〉。《南史.卷八.梁元帝本纪》:「自图宣尼像,为之赞而书之。」

解释:鏨读音:zàn。名词 凿刻金石的工具。《说文解字.金部》:「錾,小凿也。」也称为「錾子」。动词 镌刻、雕凿。【组词】:「錾花」、「錾字」。《红楼梦.第六六回》:「又将鸳鸯剑取出,……一把上面錾一鸳字,一把上面錾一鸯字。」《警世通言.卷一五.金令史美婢酬秀童》:「你家常常錾凿什么东西?」

解释:譖读音:zèn。动词 毁谤、诬谄。《公羊传.庄公元年》:「夫人谮公于齐侯。」唐.柳宗元〈骂尸虫文〉:「谮下谩上,恒其心术,妒人之能,幸人之失。」

解释: 繩 读音: shéng 。 名词 用两股以上的麻、丝、草或尼龙丝、金属丝绞揉成的长条物。【组词】:「麻绳」、「草绳」、「尼龙绳」。 名词 绳墨,木匠用以取直的工具。《荀子.劝学》:「木直中绳,輮以为轮。」 名词 规矩、准则。【组词】:「准绳」。《淮南子.天文》:「其佐后土,执绳而制四方。」 名词 姓。如明代有绳服。 动词 约束、制裁。【组词】:「绳之以法」。《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天下初定,远方黔首未集,诸生皆诵法孔子,今上皆重法绳之,臣恐天下不安。唯上察之。」 动词 纠正。三国魏.嵇康〈释私论〉:「今执必公之理,以绳不公之情。」 动词 衡量。《礼记.乐记》:「省其文采,以绳德厚。」汉.郑玄.注:「绳,犹度也。」唐.孔颖达.正义:「绳是量度之物,经云以绳德厚谓度量之以道德仁厚。」 动词 继承。《诗经.大雅.下武》:「昭兹来许,绳其祖武。」

解释: ● 镲 (鑔) chǎ ㄔㄚˇ  ◎ 小钹。详细解释详细字义 ◎ 镲 鑔 chǎ 〈名〉 一种打击乐器,即小钹。或称镲子、铰子等 [small cymbals]

声明:一盘搜百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888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