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大手笔分红5500亿,银行股高股息率能否持续?
每到财报季,广大投资者最关心的话题之一,无疑是上市公司的分红预案,这关系到股民能够拿到多少真金白银的股息。
第一财经记者据Wind统计,截至4月1日,A股上市公司已有888家披露2023年分红预案,合计金额达到1.23万亿元。其中,20家披露分红方案的银行股分红金额约为5478亿元,几乎占了半壁江山,六大行仍最大手笔,总分红金额达到4133亿元。
最壕分红天团仍数国有大行
从现金分红比例来看,国有大行一直维持在30%及以上,2023年保持了这一趋势,整体较为稳定。尽管营收表现向下,但在盈利正增长情况下,分红总额均较上年度有不同程度提升。
具体来看,“宇宙行”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分红金额均超过千亿元,分别为1092.03亿元、1000.04亿元,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分红总额分别为808.11亿元、695.93亿元,目前在所有A股上市公司分红方案中排在前四位。交通银行、邮储银行计划分红总额分别为278.49亿元、258.81亿元。
股份行中,招商银行计划分红总额约为497亿元,兴业银行分红总额也在200亿元以上,其中兴业银行连续3年每股派息(税前)维持在1元以上,招商银行则自2019年以来每股股利在1元以上且逐年提升。其他银行中,平安银行、重庆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中信银行、工商银行每股股利在0.3元以上。
分红作为上市公司回馈股东的方式之一,股息率是投资者判断投资回报的重要指标,尽管上市银行“破净”逐渐成为常态,但股息率表现整体处于较优地位。近年来,随着理财净值化伴随股债市场波动加大,“买理财不如买银行股”的热度提升。
按照去年年末收盘价计算,已披露年报的银行中,各家银行股息率均维持在3%以上,其中有3家股息率在7%以上,分别为平安银行、招商银行、渝农商行;另有中信银行、交通银行、浙商银行、兴业银行、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邮储银行股息率超过6%。
但股票投资回报还要看股价表现,尽管去年银行板块一度成为避险资产,整体估值有所回升,但分化明显。去年高股息率银行股中,不少银行股价大跌,其中平安银行、招商银行继续以26.91%、21.21%跌幅在20家银行中“垫底”,二者股息率也因此大幅提升。
“派钱”各有考虑
去年以来,监管部门出台一系列举措稳定资本市场。其中在3月15日,证监会发布的《关于加强上市公司监管的意见(试行)》提出,要加强现金分红监管,增强投资者回报。具体要求包括,严格执行破发、破净、分红不达标的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不得通过二级市场减持,引导优质大市值上市公司中期分红,发挥示范引领作用等。
在分红方面,多数上市银行算得上是“优等生”,但也有部分银行已做多年“铁公鸡”。从目前已披露财报的21家上市银行来看,郑州银行(002936.SZ)是唯一一家未分红的上市银行,此前该行已经连续3年不分红。
对于不分红的原因,郑州银行在2023年年报中提到三点:一是面对复杂严峻的经济环境,该行推进业务发展、调整业务结构、夯实客户基础,同时,受外币资产规模变化及汇率波动影响,盈利能力受到一定影响。二是经济恢复基础仍待加固,该行切实落实各级政府决策安排,加大风险资产处置力度,顺应监管引导留存未分配利润,将有利于该行进一步增强风险抵御能力,为保持经营稳定提供保障。三是商业银行资本监管政策要求日益趋严,内源性的资本补充是中小银行保证资本充足,特别是核心一级资本充足水平的重要途径,留存的未分配利润将用作本行核心一级资本的补充,有利于本行提升资本充足水平,以支持本行的业务发展,维护投资者的长远利益。
数据显示,去年郑州银行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分别下滑9.5%、23.62%;资本充足率、一级资本充足率、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较上年末均有不同程度下行。
事实上,随着息差压力下银行盈利压力增加,市场对银行分红标准已有较大分歧。早在去年三季度,证监会发布“活跃资本市场、提振投资者信心”一揽子政策措施,其中提到要适当限制破发或破净上市公司和行业的融资行动。
而银行股是破发和破净的主要板块之一,在资本内生补充能力下降的趋势下,有观点认为,银行减少大手笔分红传统是趋势,但也有观点认为融资政策受央行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影响较大,作为大市值公司,保持分红稳定性、持续增长性和可预期性同样重要,各银行将根据自身情况进一步作出权衡考虑。
从2023年年度分红计划来看,在多数银行保持分红率稳定的同时,也有个别银行加大分红力度,分红率创新高,比如平安银行因资本充足率改善将计划分红比例提升到30%,较2021年、2022年的12%明显提升,招商银行高管也在业绩会上表态会保持较高分红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