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伤创面有什么处理方式 烧伤各部位创面该如何处理
烧伤创面的深度不同,被毁坏的皮肤结构也不同,修复过程各有特点,因此,处理原则也各不相同。
选择处理方式时,应根据创面的具体情况来进行分析,必须考虑修复后的功能问题,比如位于手、足和关节等功能部位的烧伤,如果自体供皮区充足,应施行早期削痂疗法,立即移植大张中厚自体皮片,防止保守治疗后局部瘢痕增生显着,影响功能。
常用的创面处理方式包扎包扎适用于浅度烧伤创面。用消毒敷料包扎创面,可以保护创面不受外界环境的污染,避免患者躁动时造成创面擦伤损害,尤其是小儿患者,并具有减轻疼痛、保暖和制动作用。
包扎后可以为创面提供一个湿润的环境,适宜于创面愈合。深Ⅱ度烧伤包扎应同时应用局部抗菌药物,否则局部坏死组织在温暖、潮湿环境中容易滋生细菌,造成感染,特别是铜绿假单胞菌的感染。
包扎后应每日检查外敷料,以最外层敷料不被渗透为原则,这样才能真正起到创面与外界环境隔绝的作用。包扎范围应超过创面边缘5cm。
包扎应自远端开始,肢体末端应外露,以便观察血运情况。如发现敷料最外层有渗出液或脓液,或患者诉创面持续性跳痛,则应给予创面检查,更换敷料。
暴露暴露疗法通常适用于深度烧伤创面,就是将创面直接暴露在清洁、干热的空气中,创面上不覆盖任何敷料,使渗出物和坏死的皮肤迅速形成一层干痂。干燥的环境不利于细菌滋生繁殖,但也不利于创面愈合,浅度烧伤创面一般不用暴露疗法。
开放俗称“半暴露疗法”,是相对于包扎方式的封闭环境而言,不用外敷料包扎,通常纱布作为药物的载体覆盖在创面上,适用于不便包扎的部位,如颈、肩、腋窝、会阴、腹股沟等处。 深度烧伤和面积较大的烧伤患者,应转至烧伤专科医院进行治疗。
通常中度以上的烧伤创面处理难度相对较大,发生并发症的几率相对较高,故应及时到专科医院进行处理。另外,对于小儿患者和老年患者,因其自身的调节和代偿功能较差,发生各种并发症的危险性增加,应给予重视。
如小儿皮下软组织疏松,发生烧伤后渗出的组织液容易在皮下大量积聚,形成较重的水肿,造成隐性体液丢失,小儿主诉能力较差,如不能及时处理,易发生脱水。
同时肿胀局部胀痛,如下颌部位的严重肿胀可影响正常呼吸,甚至窒息。四肢的严重肿胀可影响肢体远端的血运,如出现指端或趾端的青紫等意外情况,应及时给予处理。
特殊部位的烧伤,如颜面、会阴、手足等部位,因处理不当可造成较严重的后果,故应转至专科医院进行处理。颜面部位的烧伤常伴有吸入性损伤,应仔细进行病史询问和检查,一旦出现窒息等意外,则后果严重。会阴部位创面处理困难,容易受到污染,发生感染后,常会遗留瘢痕,甚至影响功能。
手足部位及关节部位一旦遗留瘢痕常会引起功能障碍,故应准确判断烧伤程度,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谨慎处理创面,尽量避免功能障碍的发生。
特殊种类的烧伤,因其诊断和治疗的特殊性,应转至专科医院进行处理,如电击伤和化学烧伤等,常常伴有深部组织损伤和全身反应,需要及时处理。
转诊转诊过程中应注意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如对于吸入性损伤患者,应根据患者伤情和转诊所需时间,判断转诊过程中是否会发生窒息等意外。
大面积烧伤患者,应在转诊前建立静脉通道,给予及时补液治疗,并及时记录病情和液体入量情况。部分患者如有严重肢体肿胀和焦痂存在时,应判断是否需要提前进行减张处理;曾有患者因未行减张处理,而造成双手十指缺血坏死,最终行十指截指术。对于存在复合伤的患者应进行全面检查,对于窒息、大出血、张力性气胸等情况应给予优先处理。
总之,烧伤患者受伤后难以在第一时间到达专科医院,合理的早期处理和及时的转诊非常重要。